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叫爸媽的先後順序

寶寶從出生開始, 好多爸爸媽媽就為了孩子第一次開口是先叫爸還是先叫媽而爭風吃醋, 那麼孩子究竟是先叫爸還是先叫媽呢?

1、語言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全世界的孩子, 無論說哪國語言, 說話的步驟都是一模一樣, 學會說話的時間也接近。 2、寶寶語言發展的順序:新生兒用哭聲和成人交流;2個月發a、o、和e等母音;3~4個月會發咿咿呀呀母音, 能應答成人語音;5~6個月會發g、k、b和p等輔音, 偶爾發拼音ka-ka和la-la;7~8個月發ma-ma和ba-ba音, 但無所指, 能聽懂“不”;9~10個月發ma-ma和ba-ba音, 有時有所指, 懂詞語和動作的聯繫;11~12個月發出較多字音, 不同音節連續發音,
Advertisiment
出現“更難懂的語言”。 3、但是, 寶寶必須生活在語言的環境中才能學會語言。 所以, 父母應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促進寶寶語言發展。 如果父母對寶寶語音有反應, 寶寶的語言就發展得快。 當嬰兒發音時, 父母應模仿寶寶的語音並給予回應, 這樣做會激發寶寶發音的興趣。 相反, 父母不給予理會, 有可能抑制寶寶發聲的次數, 對語言發展不利。 在嬰兒開口發出“媽媽”音時, 媽媽應積極回應, 如得不到肯定的回應, 嬰兒可能會把“媽媽”的詞擱下, 幾個月都不在說它, 也許會退回到無意義的咿咿呀呀。 4、兒語有利於小嬰兒學語言, 什麼是兒語?兒語的特點是發音清晰、吐字緩慢、聲調較高、帶有感情, 句子短而重複多, 如“寶寶!媽媽——愛你!”這種語言有利於嬰兒分辨語音,
Advertisiment
貯存在腦中。 媽媽對寶寶說兒語期間, 仍可用緩慢正常句, 待寶寶1歲左右時完全用正常語句代替兒句。 媽媽和寶寶在一起時, 做什麼動作說什麼, 見到什麼物體就說這個物體的名稱, 這樣可以使寶寶容易懂得語言的含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