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讓孩子坐起, 把頭側向一邊, 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2、嘔吐後要用溫開水漱口, 清潔口腔, 去除臭味。 嬰兒可通過勤喂水, 清潔口腔。
3、注意觀察嘔吐情況, 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係, 嘔吐次數, 吐出的胃內容等。
4、儘量臥床休息, 不要經常變動體位, 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2 寶寶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飲食方面
1、勤喂水, 少量多飲, 保證水分供應, 以防失水過多, 發生脫水。 水溫應冬季偏熱, 夏季偏涼, 溫水易引起吐。
2、不要吃得太多, 儘量少食多餐。 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 以免刺激胃腸。
Advertisiment
3 寶寶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按摩
1、寶寶主要症狀:嘔吐物酸腐或是不消化食物、口氣發臭、肚子脹痛、大便酸臭
取穴:清胃經、點揉足三裡、揉推板門、下推天柱骨
①、清胃經 100-300次
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掌骨橈側面。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露出拇指、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從孩子大魚際外側緣掌根處推到拇指根部。
②、點揉足三裡 30-50次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
③、揉推板門 30-50次
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 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Advertisiment
④、下推天柱骨 令局部潮紅
位於頸後髮際線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線。 以胃熱嘔吐
2、寶寶主要症狀:吃後就吐、嘔吐物有酸臭味、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大便臭、小便黃、嘴唇紅。
取穴:清胃經、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大腸、推下七節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直推。
①、清胃經 100-300次
胃經在手掌面拇指第一節。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露出拇指、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從孩子掌根處推到拇指根部。
②、清天河水 100-300次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 使其掌心向上, 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 不可反向操作!
③、推六腑 100-300次
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
Advertisiment
④、清大腸 100-300次
位於食指橈側面, 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 暴露橈側緣, 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⑤、推下七節骨 30-50次
七節骨位於背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 成一直線。 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側緣自上而下直推。
3、寒吐
寶寶主要症狀:進食一段時間後才嘔吐、面色蒼白, 全身無力、四肢發涼、腹痛、大便稀薄。
取穴:推三關、揉外勞宮、揉推板門
①、推三關 100-300次
用拇指撓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 稱推三關, 或稱推上三關。
②、揉外勞宮
位於手背側, 第2、第3掌骨之間,
Advertisiment
③、揉推板門 100-300次
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 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12 4 寶寶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就醫
1、如果寶寶全身感染性疾病, 比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症等疾病時, 在高燒、噁心、食欲減退的同時, 常伴有嘔吐。
2、或是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 由於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 此時多會伴有噁心、腹痛及腹瀉等其它消化系統症狀。
3、有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 比如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能引起嘔吐。
Advertisiment
以嘔吐前無噁心並呈噴射性為特點, 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系統的其它症狀, 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 甚至抽風、昏迷等。 家長應及時送醫院不可拖遝。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