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吃”, 長久以來, 很多媽媽關心的重點都是“該給孩子吃什麼”, 其實, 營養師告訴我們, “怎麼吃”遠遠比“吃什麼”要重要得多。 讓孩子科學地吃, 比每天變著花樣給他找吃的, 更能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輔食到底應該何時添加?
萬之逸:其實現在美國和歐洲國家開始慢慢的提倡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包括我們國家也有一定的改變。 我提倡晚一點添加輔食, 但是不可過晚, 如果8個月還沒添加, 那就會影響了孩子的味覺及咀嚼功能了。 但是我並不建議4個月就添加輔食, 4個月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嘗一下味道,
Advertisiment
王玉瑋:出生後4~6個月正是寶寶味蕾發育最為敏感的時期, 寶寶易於接受各種口味, 如果錯過了可能會造成斷奶後的餵養困難。 及時添加輔食除可補充寶寶生長發育的營養所需, 同時還能鍛煉寶寶的咀嚼、吞咽和消化能力, 促進寶寶的牙齒發育, 另外也為今後的斷奶做準備, 因此適時添加輔食非常重要。
Tips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可在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而對於混合或人工餵養的寶寶, 建議在4~6個月時添加輔食。 也就是說, 如果母奶充足, 可以稍微延遲添加時間;如果不充足, 還需要添加奶粉作補充,
Advertisiment
但每個寶寶個體發育存在差異, 是否應該添加輔食, 不是看月份牌, 而6個月也並非硬性指標, 而是看寶寶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 國際母乳會建議媽媽們觀察以下幾點“準備好了”的跡象:
1.寶寶有能力表達拒絕, 即寶寶在不想吃東西時, 閉上嘴扭轉頭, 以此告訴媽媽“我不要!”。 如果寶寶沒有這樣的能力, 你只不過是在向一個無法抗拒你的嬰兒嘴裡塞他不需要的東西。
2.寶寶能夠不用扶助, 自己坐著, 脖子也能夠直立。
3.寶寶的舌頭推吐反射消失, 並具備吞咽能力。
4.寶寶對大人吃飯表現出極大地興趣, 並且能夠伸手抓住食品。
4~6個月只是一個時間範圍, 並不是說添加一定要在4個月或6個月時。
Advertisiment
母乳到底應該何時斷?
萬之逸:1歲以後並不是母乳沒有營養了, 而是單純的母乳已經不足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了, 所以這個時候要補充其他的食物, 來滿足孩子的身體發育營養需求。 但是如果2歲以後還沒有斷奶, 你就要進行反省了, 是不是給孩子接觸社會的機會太少了。
孩子吃奶也是一種安全感的需求, 即使斷了奶也要讓她感覺到媽媽依然愛他, 同時由於他和社會的接觸, 他所專注的的不單純是媽媽一個人, 讓孩子自己沒有吃奶的欲望。
Advertisiment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王玉瑋:這個問題和輔食添加也有一定關係, 一般來說,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常常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急於求成, 媽媽希望寶寶身體強壯, 不顧及寶寶的消化能力, 盲目的添加輔食, 結果造成寶寶消化不良甚至厭食;另一種是媽媽對輔食添加不夠重視, 認為自己的奶水充足, 添加輔食太麻煩, 8~9個月的寶寶還只喂母乳, 這樣很容易發生寶寶貧血和佝僂病, 也為今後的斷奶增加了困難。 所以, 媽媽們應瞭解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意義, 學會科學的添加輔食。
寶寶吃母乳與輔食添加應平行進行。 不是因為斷母乳才開始吃輔食, 而是在斷母乳前輔食已經吃得很好了, 所以斷母乳前後輔食添加並沒有明顯變化,
Advertisiment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 寶寶願意吃母乳以外的食物, 不要強行中斷母乳, 可以順其自然到2歲左右再完全斷奶。 如果寶寶拒絕吃除母乳外其他食物, 到寶寶1歲左右就可以考慮完全斷奶。
哪種烹飪方式更適合孩子的腸胃?
萬之逸:孩子的烹飪就是要軟、爛。 我自己比較喜歡給孩子燉湯, 把肉和菜全都燉在一起, 這樣肉和菜就比較爛, 容易吸收, 而且孩子還可以喝湯。 當然我也會給孩子炒菜, 但是一定要剁碎。
對於不同的烹飪方式我覺得可以讓孩子多接受些, 起初簡單些, 慢慢的複雜讓孩子逐漸接受。 孩子1歲時, 飲食種類是可以和大人一樣, 但是飲食的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1歲孩子的脾胃還是比較虛弱的,而且牙齒也沒有長全,食物還是要做的清淡、軟、爛。1~2歲時,80%的流質半流質飲食,20%的固體食物,尤其是對於脾胃虛弱的寶寶,固體食物更要晚一些添加。
Tips
冬天不要吃很多水果,夏天可以多吃一些,但也不能太多。冬天比較寒冷,如果冬天吃水果一定要溫一下。一般建議兩餐吃水果。飯前吃水果,孩子可能就吃不下飯了,只吃五穀可以很健康,但是只吃水果就會不健康了,所以水果不建議飯前吃。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王玉瑋:烹飪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對事物的接受度,有的時候寶寶討厭某種食物,有時不在於他的味道,而是烹調的方法。如長牙之後喜歡有咬和嚼感的食物,會拒吃蘋果泥,不妨改成蘋果片;色彩鮮豔的食物可促進寶寶的食欲,太冷或太熱的食物也會使寶寶感覺害怕。此外,口味不宜太濃、避免刺激性食物,食物的切割方式應可輕易讓幼兒入口,形狀也必須經常變化,提高寶寶進食的興趣。
如果寶寶真的不喜歡某些食物,就試著找出營養成分相似的替換食物、多些耐心順其自然。對寶寶而言,輔食是新鮮的東西,目前不接受的食物以後可能會接受,因此媽媽要有耐心多嘗試一些,只要寶寶健康、活力良好,且生長情形符合寶寶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圖,即使有時吃的少點也無須擔心,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了。
怎樣的飲食方式才能保護孩子嬌嫩的腸胃?
萬之逸:寶寶不愛吃飯,其實與媽媽做的飯菜好不好吃、有沒有營養,關係都不是很大。關鍵問題是在初期的時候有沒有注重孩子脾胃的養護。孩子很少有先天脾胃虛弱的,大部分都是後天被父母們慣壞了。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比如有的媽媽給孩子喝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優酪乳,非常涼,只有幾度,對孩子的脾胃損害是非常大的。媽媽們總認為熱了後,益生菌就沒有作用了。其實生冷的食物對腸胃的損害遠遠要比益生菌不起作用嚴重的多,而這些益生菌起得作用能有多大,則很難說。
這就需要媽媽在寶寶的做飯上下些功夫,精心調養孩子的脾胃,飯要做的軟、細、爛、溫、清淡,涼的不吃,硬的不吃。同時要注意營養均衡,什麼都吃,不要什麼吃的過多或者吃的過少,更不要不吃垃圾食品。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萬之逸:對於寶寶而言,怎麼吃比吃什麼更重要。不知媽媽有沒有留意,城裡的寶寶似乎吃得更好,山珍海味無所不有,可卻仍是餵養困難兒,甚至體弱多病。而農村的孩子,吃到的食物種類有限,粗茶淡飯,可一樣健康活潑,頂著粉嘟嘟的小臉蛋滿院子跑。
我們小時候能吃到的食物種類有限,但是仍然很健康,沒有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其實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單純的穀物裡的基本能滿足我們人體的營養需求,然後我們再適當的吃一些其他的食物來補充,比如蔬菜、肉類等。
所以,關鍵問題不在於寶寶吃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喂才能讓寶寶把吃進去的食物營養充分吸收和利用,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根本。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一般不愛吃飯的寶寶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撒嬌型寶寶
上桌吃飯下桌不吃,尊重飯菜。寶寶要吃的有規律,飲食時間相對固定。如果到了吃飯時間,寶寶不吃也不強迫。我大女兒有段時間就挑食,不愛吃飯,我就告訴她,你不吃飯一會就沒有了,餓了也沒有吃的。經歷過一次以後她就知道到吃飯時必須吃,否則就要餓肚子了。
2脾胃虛弱寶寶
關鍵是要養護好孩子的嬌嫩的脾胃,剛才在上面也提到了如何養護寶寶的脾胃。需要特別注意的時寶寶脾胃虛弱時,通常吃的少,這時一定不要硬塞。
王玉瑋:孩子吃飯時一定要安排在安靜的地方,使得孩子注意力不分散。家長要注意語言和行為的暗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我就不愛吃XX,這樣孩子也容易產生厭惡XX的思想,不能養成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應該逐漸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好習慣,讓孩子把吃飯的過程當成一個學習本領的好機會,對吃飯好的孩子適時給予表揚。
孩子不愛吃飯,媽媽要注意哪些?
萬之逸:當孩子出現不愛吃飯時,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認真去自我反思,找出孩子厭食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是最重要的,如果強行塞飯,寶寶就容易生病了。孩子不能吃要上心,孩子太能吃也要上心。
還有些家長過分仔細和小心,總是怕不衛生,不讓孩子吃這個吃那個,不讓孩子碰這個碰那個,孩子不能去沙子裡玩有很多細菌。其實細菌是無處不在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中。讓他逐漸融入到大的環境中,讓他在奔跑中學會奔跑,在攀爬中學會攀爬,在慢慢的和大自然的菌群接觸的過程中,他才能建立起她的體抗力。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尤其在寶寶生病期間,媽媽更不過因為過度擔心緊張而亂了方寸,擔心寶寶營養不足,而強行餵養。比如孩子出現腹瀉時,通常是要求飲食清淡,但是爺爺奶奶總怕營養不足,病還沒好就給孩子吃肉,結果腹瀉又加重了,遷延不愈。
其實在孩子生病期間,媽媽們需要做的關鍵是要讓寶寶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讓他儘快的康復以恢復孩子的飲食,不要在生病期間去破壞這種平衡。
小編總結:寶寶吃什麼東西固然重要,但是怎麼吃,在什麼時間吃也很重要,媽媽們要細心學習啦!
1歲孩子的脾胃還是比較虛弱的,而且牙齒也沒有長全,食物還是要做的清淡、軟、爛。1~2歲時,80%的流質半流質飲食,20%的固體食物,尤其是對於脾胃虛弱的寶寶,固體食物更要晚一些添加。Tips
冬天不要吃很多水果,夏天可以多吃一些,但也不能太多。冬天比較寒冷,如果冬天吃水果一定要溫一下。一般建議兩餐吃水果。飯前吃水果,孩子可能就吃不下飯了,只吃五穀可以很健康,但是只吃水果就會不健康了,所以水果不建議飯前吃。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王玉瑋:烹飪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對事物的接受度,有的時候寶寶討厭某種食物,有時不在於他的味道,而是烹調的方法。如長牙之後喜歡有咬和嚼感的食物,會拒吃蘋果泥,不妨改成蘋果片;色彩鮮豔的食物可促進寶寶的食欲,太冷或太熱的食物也會使寶寶感覺害怕。此外,口味不宜太濃、避免刺激性食物,食物的切割方式應可輕易讓幼兒入口,形狀也必須經常變化,提高寶寶進食的興趣。
如果寶寶真的不喜歡某些食物,就試著找出營養成分相似的替換食物、多些耐心順其自然。對寶寶而言,輔食是新鮮的東西,目前不接受的食物以後可能會接受,因此媽媽要有耐心多嘗試一些,只要寶寶健康、活力良好,且生長情形符合寶寶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圖,即使有時吃的少點也無須擔心,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了。
怎樣的飲食方式才能保護孩子嬌嫩的腸胃?
萬之逸:寶寶不愛吃飯,其實與媽媽做的飯菜好不好吃、有沒有營養,關係都不是很大。關鍵問題是在初期的時候有沒有注重孩子脾胃的養護。孩子很少有先天脾胃虛弱的,大部分都是後天被父母們慣壞了。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比如有的媽媽給孩子喝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優酪乳,非常涼,只有幾度,對孩子的脾胃損害是非常大的。媽媽們總認為熱了後,益生菌就沒有作用了。其實生冷的食物對腸胃的損害遠遠要比益生菌不起作用嚴重的多,而這些益生菌起得作用能有多大,則很難說。
這就需要媽媽在寶寶的做飯上下些功夫,精心調養孩子的脾胃,飯要做的軟、細、爛、溫、清淡,涼的不吃,硬的不吃。同時要注意營養均衡,什麼都吃,不要什麼吃的過多或者吃的過少,更不要不吃垃圾食品。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萬之逸:對於寶寶而言,怎麼吃比吃什麼更重要。不知媽媽有沒有留意,城裡的寶寶似乎吃得更好,山珍海味無所不有,可卻仍是餵養困難兒,甚至體弱多病。而農村的孩子,吃到的食物種類有限,粗茶淡飯,可一樣健康活潑,頂著粉嘟嘟的小臉蛋滿院子跑。
我們小時候能吃到的食物種類有限,但是仍然很健康,沒有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其實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單純的穀物裡的基本能滿足我們人體的營養需求,然後我們再適當的吃一些其他的食物來補充,比如蔬菜、肉類等。
所以,關鍵問題不在於寶寶吃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喂才能讓寶寶把吃進去的食物營養充分吸收和利用,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根本。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一般不愛吃飯的寶寶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撒嬌型寶寶
上桌吃飯下桌不吃,尊重飯菜。寶寶要吃的有規律,飲食時間相對固定。如果到了吃飯時間,寶寶不吃也不強迫。我大女兒有段時間就挑食,不愛吃飯,我就告訴她,你不吃飯一會就沒有了,餓了也沒有吃的。經歷過一次以後她就知道到吃飯時必須吃,否則就要餓肚子了。
2脾胃虛弱寶寶
關鍵是要養護好孩子的嬌嫩的脾胃,剛才在上面也提到了如何養護寶寶的脾胃。需要特別注意的時寶寶脾胃虛弱時,通常吃的少,這時一定不要硬塞。
王玉瑋:孩子吃飯時一定要安排在安靜的地方,使得孩子注意力不分散。家長要注意語言和行為的暗示,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我就不愛吃XX,這樣孩子也容易產生厭惡XX的思想,不能養成孩子挑食偏食的習慣。應該逐漸培養孩子獨立進食的好習慣,讓孩子把吃飯的過程當成一個學習本領的好機會,對吃飯好的孩子適時給予表揚。
孩子不愛吃飯,媽媽要注意哪些?
萬之逸:當孩子出現不愛吃飯時,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去認真去自我反思,找出孩子厭食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是最重要的,如果強行塞飯,寶寶就容易生病了。孩子不能吃要上心,孩子太能吃也要上心。
還有些家長過分仔細和小心,總是怕不衛生,不讓孩子吃這個吃那個,不讓孩子碰這個碰那個,孩子不能去沙子裡玩有很多細菌。其實細菌是無處不在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一個真空的環境中。讓他逐漸融入到大的環境中,讓他在奔跑中學會奔跑,在攀爬中學會攀爬,在慢慢的和大自然的菌群接觸的過程中,他才能建立起她的體抗力。
寶寶吃什麼重要 怎麼吃更重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尤其在寶寶生病期間,媽媽更不過因為過度擔心緊張而亂了方寸,擔心寶寶營養不足,而強行餵養。比如孩子出現腹瀉時,通常是要求飲食清淡,但是爺爺奶奶總怕營養不足,病還沒好就給孩子吃肉,結果腹瀉又加重了,遷延不愈。
其實在孩子生病期間,媽媽們需要做的關鍵是要讓寶寶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讓他儘快的康復以恢復孩子的飲食,不要在生病期間去破壞這種平衡。
小編總結:寶寶吃什麼東西固然重要,但是怎麼吃,在什麼時間吃也很重要,媽媽們要細心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