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奶粉容易上火?皆因媽媽沖奶不對

相信很多媽媽都知道吃奶粉的寶寶比母乳餵養的寶寶更容易上火。 主要表現為吃奶粉的寶寶每天的大便次數會比吃母乳的寶寶少, 而且大便會比較硬。 有的吃奶粉的寶寶甚至幾天都無法排便, 因此很多媽媽都希望能找到種不會上火的奶粉, 或者有何方法可以解決寶寶上火的問題呢?


寶寶吃奶粉上火症狀

寶寶吃奶粉上火症狀

寶寶吃奶粉上火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排便困難。 有的寶寶會因此數日無法排便, 另外會有大便幹結酸臭、小便黃而少、腹脹不適、吐奶、口氣酸餿、牙齦紅腫、飲食減少或不思飲食、煩躁、哭鬧、睡眠不安、臉上長疹、眼屎增多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寶寶吃奶粉上火的原因

1:寶寶對奶粉消化不足寶寶吃奶粉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寶寶對奶粉的消化能力不足。 我們知道, 奶粉裡所含的蛋白質成分不同於母乳, 母乳中的蛋白質可直接被嬰兒消化吸收。 奶粉雖含蛋白質、脂肪也多, 但以酪蛋白及飽和脂肪酸為主。 嬰兒的消化功能不健全, 胃內缺乏分解酪蛋白的酶, 酪蛋白進入胃內, 遇胃酸後容易結成較大的凝塊, 不易被消化吸收。 加上牛奶的脂肪球較大, 嬰兒又缺乏脂肪酶, 故較難消化吸收。 而且, 奶粉含鈣、磷比母乳多3-4倍, 含鈉、鉀、鎂也比母乳多。 這些物質會促使嬰兒胃腸道內未消化的凝塊與之結合, 從而造成便秘,

Advertisiment
大便乾燥、發硬, 使得部分嬰兒排便困難。

2:沖調奶粉過濃另一個引起寶寶吃奶粉上火的重要原因是沖調的奶粉過濃。 很多家長沖調奶粉時水與奶粉比例不當, 也容易導致寶寶上火便秘。 一些家長生怕寶寶營養不夠, 總是不按標準沖調, 擅自增加奶粉濃度, 這樣反而會增加嬰兒的腸道負擔, 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引起便秘。


寶寶吃奶粉上火後如何處理

寶寶吃奶粉上火後如何處理?

1:奶粉要按正常比例沖調。 過濃的奶粉寶寶很難消化, 很容易引起上火。

2:多給寶寶喂水。 寶寶每天醒來應該第一時間給寶寶喂水。 另外每次餵奶之前也要給寶寶喂適量的水。 寶寶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

Advertisiment
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

3:六個月開始, 應該給寶寶增加適量的輔食。 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 放入米粥內同煮, 做成菜粥給寶寶吃。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 達到通便的目的。

4:經常給寶寶喂些水果汁和蔬菜水。 水果汁、胡蘿蔔汁、蔬菜水等不僅增加大便中的纖維素, 還可刺激腸道蠕動, 促發排便。 還應該給嬰兒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 如白蘿蔔、胡蘿蔔、白薯等, 並在吃時加些香油潤便。

5:讓寶寶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 可以讓寶寶每天定在某個時間段排便1-2次。

6:寶寶的輔食不要過於油膩。 因為奶粉對於寶寶來說已經比較難消化,

Advertisiment
如果其他輔食比較油膩, 會造成寶寶腸胃負擔, 進一步加重上火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