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

一、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
1、吃奶時間:吃母乳的寶寶每次吃奶的時間為15~20分鐘, 如果吃奶時間過長, 則寶寶可能因為母乳不足、吸吮困難等原因沒有吃飽。


2、寶寶神情:吃飽後, 寶寶會自然吐出媽媽的乳☆禁☆頭, 不會像饑餓時那麼哭鬧、煩躁, 會表現出一種很滿足、很安逸的神情。
3、寶寶表現:月齡小的寶寶在吃飽後會很安逸地入睡, 大一些的寶寶則可以開始玩耍, 表現出很開心的動作。
4、看吃奶間隔時間:寶寶吃飽後, 間隔下一次吃奶有一段的時間。 一般新生兒一到二個小時吃奶一次, 隨著年齡的增加, 間隔會越來越長,

Advertisiment
至少會在3個小時以上。
5、看寶寶大小便:還可以根據寶寶的大小便來判斷是否有吃飽。 一般來說, 寶寶應該每天排便一次, 大便應為黃色軟膏狀, 如果大便過少或形狀不對, 可以考慮母乳不足。 每天為寶寶更換紙尿褲約6~8次, 且每次更換時, 應該是沉甸甸的才是尿量充足, 如果寶寶出現尿量減少, 應考慮母乳不足。
6、看寶寶生長狀況:此外, 寶寶的生長指標也是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標準。 如果寶寶的身高體重低於標準, 則應考慮母乳不足。
二、母乳餵養的寶寶該如何計算奶量?
人工餵養的寶寶, 會有一定的餵養標準, 如多大月齡的寶寶每次吃奶多少毫升。 母乳餵養的寶寶, 奶量的多少就不好計算了。
哺乳媽媽不必過分在意寶寶到底吃了多少奶,
Advertisiment
只需堅持按需哺乳, 並用前面提到的方法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奶量是否充足, 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就可以了。 如果實在想知道寶寶的奶量, 可以用吸奶器在乳☆禁☆房感覺充盈的狀態下吸空乳☆禁☆房一次, 用奶瓶或其他帶刻度的容器測量一下到底有多少, 就可以大抵判斷出寶寶的吃奶量了。
三、寶寶嗆奶了怎麼辦?
寶寶吃奶後, 媽媽應該為寶寶拍嗝, 以防止寶寶吐奶。 寶寶吐出的奶水如果被吸入氣管, 就會引發嗆奶。 發生嗆奶後, 會引發寶寶咳嗽, 嚴重的還會引發吸入性肺炎, 甚至發生窒息, 有生命危險。
要防止寶寶發生嗆奶, 就要處理好寶寶吐奶:吃奶後拍嗝, 讓寶寶保持右側臥, 家長多陪伴一會兒,
Advertisiment
確保安全。 母乳量大、流速急的媽媽可以剪刀手勢控制母乳流量, 防止奶水過急過多嗆到寶寶。
如果寶寶發生嗆奶該怎麼辦呢?如果寶寶只是輕微咳嗽, 沒有其他症狀, 大人需要抱起寶寶, 為寶寶用拍嗝的方法拍打後背, 幫助寶寶把奶水咳出, 將寶寶放下時, 保持右側躺。
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 臉色發黑並伴有哭泣, 則需要把寶寶面向下伏在大人腿上, 讓寶寶身體微微向下傾斜, 輕輕用力拍寶寶後背上兩個肩胛骨之間的位置, 幫助寶寶排出嗆住的奶水, 然後立刻送醫。
如果寶寶不哭, 則考慮寶寶出現昏迷, 需要輕輕用力拍打寶寶腳心讓他哭出來, 寶寶只要哭出來就恢復了呼吸, 暫時沒有生命危險。 然後立刻送醫。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經常性的出現嗆奶咳嗽, 需要去醫院讓醫生幫忙檢查是否有身體上的其他疾病, 比如吸入性肺炎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