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完退燒藥出汗正常嗎 這是退燒的表現麼

1 寶寶吃完退燒藥出汗正常嗎

一般小孩吃了退燒藥後5至10分鐘內會出汗, 這是退燒的表現, 是正常現象, 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但如果出汗過多的話可能會引起體溫過低, 要注意監測體溫。

退燒藥的效果是將大腦內體溫中樞(體溫調定點)下移, 增加散熱, 而散熱需通過皮膚水分蒸發、排尿等生理過程而達到退燒的效果。

所以使用退燒藥後會出汗多, 這是正常現象。

寶寶發燒吃了退燒藥之後出汗這說明體溫在下降, 多給寶寶喝水, 補充液體。

同時也要注意不能讓寶寶著涼, 隨時給寶寶擦乾身上的汗液。

Advertisiment

2 寶寶吃退燒藥出汗怎麼護理

及時擦乾

家長發現寶寶出汗後, 要及時用幹毛巾, 為寶寶擦乾汗液, 以免感冒。

多補充水

寶寶吃退燒藥出汗後, 要多給寶寶補充水分, 避免由於出汗過多, 而造成脫水的現象。

更換衣服

要注意寶寶出汗以後, 不要再次著涼, 不能讓寶寶穿濕衣服, 要及時更換衣服, 讓寶寶保持乾爽、清潔。

物起作用了, 加強護理即可好轉, 每1-2小監測體溫一次, 直到體溫恢復正常。

觀察病情

寶寶吃了退燒藥後, 家長要觀察寶寶病情變化, 看孩子精神狀態、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 如果出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軟弱無力等虛脫現象, 應及時喂糖水, 並與醫生聯繫。

12 3 寶寶發燒怎麼用藥

1、1歲之前的嬰兒, 最好用滴劑, 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Advertisiment

2、在滴劑的用量上則要按體重選擇。 一般6~11個月的嬰兒, 對應體重為5.5~8公斤, 用1滴管的退燒藥。 12~23個月的嬰兒, 體重在8.1~12公斤左右, 吃1.5滴管。

3、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燒藥, 對患兒刺激性和副反應較大, 吲哚美辛(消炎痛)類藥, 對胃部刺激較大, 不建議使用。

4、用藥過程中, 家長要注意給孩子服用一類退燒藥的時間別太長。 服用泰諾林和美林, 一天不能超過4次, 每次間隔最少4小時。

4 寶寶吃退燒藥要注意什麼

發燒38.5℃以上才吃退燒藥

醫生建議, 患兒體溫不超過38.5°C, 不宜服用退燒藥物, 而應選擇物理降溫方法, 如冰敷、退熱貼等。

不過, 如果有驚厥史的寶寶, 38度時就應使用退燒藥。

不要急著加藥或換藥

退燒藥的起效需要一個過程,

Advertisiment
一般在1-2小時之間。 服藥後要注意觀察體溫和患兒表現, 不要急著加藥或換藥, 以免引起藥物過量。 並且建議間隔6~8小時以上再用下一次藥。

很多人為了快速降溫, 不到間隔時間馬上又服同種藥, 或者同時服用其他的退燒藥。 這樣做容易造成退燒藥蓄積, 損傷肝腎。

體溫降到38.5℃以下時就停藥

體溫降到38.5℃以下時, 機體的自身免疫保護機制得到恢復, 可通過物理降溫措施調節。 此時停藥還可減少藥物對身體的損傷。

1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