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手怎麼辦

寶寶們都愛吮吸手指, 有些媽媽擔心這是個不良習慣。 其實,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 吃手可以起到撫慰和鎮靜的作用。

寶貝吃手

是發育一大進步

Advertisiment

一些專家認為:大約一半或以上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會吮吸手指。 這很大程度上是嬰兒在出生時正常的覓食反射和吮吸反射的一種表現。 有證據表明, 一些孩子甚至在出生前就吮吸手指了, 還有一些, 特別是那些愛吮吸手指的孩子, 一出生就吸上了。 手是孩子探索外界的一個工具, 孩子也可以通過吃手尋求安慰, 另外孩子手已經可以準確地放進嘴裡說明孩子的大腦開始控制手的動作了, 這是孩子發育的一大進步。

不同年齡

吃手習慣巧應對

寶寶吃手並非不良習慣, 除非孩子吃手的持續時間過長, 或影響了孩子的嘴型或牙齒整齊時, 媽媽才應該進行干預。

1歲以內, 不必多加干涉

超過一半吮吸手指的孩子在過了6、7個月後就不吸了。

Advertisiment
有時小孩子, 特別是很脆弱的孩子, 直到8個月左右還會偶爾吮吸手指。

★餵奶時, 滿足寶寶吮吸欲

a.母乳媽媽適當延長餵奶時間, 邊餵奶邊撫摸寶寶, 和寶寶交流, 讓他感到愛和溫暖。

b.混合餵養的媽媽還要注意奶瓶和奶嘴的選擇。 奶嘴上的洞口不要太大, 以免寶寶因太早喝完奶而吮吸欲未得到滿足。

媽媽若擔心寶寶因吃手指導致病從口入, 可讓寶寶用安撫奶嘴。 許多安撫奶嘴的設計都模仿媽媽乳☆禁☆頭, 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吮吸能力, 還可幫助寶寶安睡。

★多讓寶寶做一些用手的動作

如抓握, 玩花鈴棒、手鈴等, 促進寶寶的動作發育, 也會減少吃手的機會。 寶寶清醒時, 多到戶外活動,

Advertisiment
看看周圍的環境,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也會減少吃手的機會。

溫馨提示:

①保持寶寶小手清潔。 用棉質毛巾, 溫水清潔, 或用嬰兒柔膚濕巾。 衣袖也不能太長。

②勤剪寶寶指甲。 建議用嬰兒專用指甲剪。

③經常消毒安撫奶嘴和玩具。 推薦用嬰兒用品專用清洗劑。

Advertisiment

1~3歲, 逐步轉移注意力

1歲以後, 媽媽應通過給寶寶講睡前故事、做遊戲等方式, 逐步轉移孩子吃手的習慣。

★多陪伴寶寶, 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和寶寶一起遊戲、對話、唱歌、看書, 帶寶寶去接觸大自然……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無間斷的愛, 有利於寶寶放棄吃手指的習慣, 健康自信地長大。

★為寶寶尋找玩伴

為寶寶準備些適合集體遊戲的玩具, 如積木、過家家玩具等, 鼓勵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讓寶寶在快樂的遊戲中體會和別人交往的樂趣, 幫助寶寶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幫寶寶找一個隨身攜帶的"好友"

許多寶寶都有一個他特別珍視的小玩具, 它可能是一個絨布熊, 也可能是一個洋娃娃, 寶寶喜歡抱著它到處走。 這個"好友"也具有一定的安撫功能。

Advertisiment
但媽媽要注 意, 寶寶啃咬的玩偶最好不要是毛絨材質的, 以棉布類為宜, 避免過敏又方便清洗;而且不要有電池、容易散落的小鈴鐺等危害寶寶健康的配件。

★為寶寶建立專屬的活動空間

佈置一個溫馨的小空間給寶寶,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都集中起來, 讓寶寶在這個地方總有有趣的東西可以玩。

3歲以後,必須堅決糾正

吃手持續時間太長,會對寶寶口腔的上壁(上顎)以及牙齒的排列產生影響,而且也會受到來自玩伴、兄弟姐妹和親戚消極評價的影響。因此,媽媽應幫孩子改正孩子的習慣:

★自我調整,滿足寶寶情感需要

根據自我檢查的結果,爸爸媽媽可以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狀態,採取一些具體措施來滿足寶寶的情感需要。

★諮詢醫生,採取心理治療或行為矯正

寶寶吃手指行為非常嚴重的,家長可以帶寶寶一起諮詢醫生,分析具體原因,如果有心理上的問題,就要進行心理治療。沒有心理問題的則可採用行為矯正,包括在手 指上塗苦的東西,貼上創可貼、膠帶,纏上繃帶或者“護指”(一種可以調節的塑膠圓柱體,能包住手指),每次孩子開始吸手指的時候就會得到提醒。但這只是最後的辦法。

★多讚美,少批評

事實證明,以鼓勵的方式來促進寶寶改掉壞習慣最有效。多發現寶寶的優點,當他做成功一件事的時候,不管多細小,表揚他。寶寶會在表揚聲中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肯定,積累正面情緒,而一個快樂的寶寶對吃手指是沒有需求的。

★轉移寶寶注意力

在寶寶吃手的時候,以某種出乎意料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準備一些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講起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把寶寶的心思吸引到其他地方去。同時培養寶寶的多種興趣,如畫畫、彈琴、做遊戲、踢足球等,當寶寶投入到這些有趣的活動中時,吃手指的習慣會被逐漸淡忘。

在媽媽的堅持努力下,孩子會進步很快,最終改掉吃手的習慣。

3歲以後,必須堅決糾正

吃手持續時間太長,會對寶寶口腔的上壁(上顎)以及牙齒的排列產生影響,而且也會受到來自玩伴、兄弟姐妹和親戚消極評價的影響。因此,媽媽應幫孩子改正孩子的習慣:

★自我調整,滿足寶寶情感需要

根據自我檢查的結果,爸爸媽媽可以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狀態,採取一些具體措施來滿足寶寶的情感需要。

★諮詢醫生,採取心理治療或行為矯正

寶寶吃手指行為非常嚴重的,家長可以帶寶寶一起諮詢醫生,分析具體原因,如果有心理上的問題,就要進行心理治療。沒有心理問題的則可採用行為矯正,包括在手 指上塗苦的東西,貼上創可貼、膠帶,纏上繃帶或者“護指”(一種可以調節的塑膠圓柱體,能包住手指),每次孩子開始吸手指的時候就會得到提醒。但這只是最後的辦法。

★多讚美,少批評

事實證明,以鼓勵的方式來促進寶寶改掉壞習慣最有效。多發現寶寶的優點,當他做成功一件事的時候,不管多細小,表揚他。寶寶會在表揚聲中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肯定,積累正面情緒,而一個快樂的寶寶對吃手指是沒有需求的。

★轉移寶寶注意力

在寶寶吃手的時候,以某種出乎意料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準備一些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講起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把寶寶的心思吸引到其他地方去。同時培養寶寶的多種興趣,如畫畫、彈琴、做遊戲、踢足球等,當寶寶投入到這些有趣的活動中時,吃手指的習慣會被逐漸淡忘。

在媽媽的堅持努力下,孩子會進步很快,最終改掉吃手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