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板栗吃進ICU 餵食堅果需謹慎

板栗味道香甜, 營養豐富, 是一種很受小朋友歡迎的食品。 近日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瞭解到, 春節前後, 卻有兩名小孩因食用板栗不當出現意外, 被送進醫院ICU。

兩名寶寶被緊急送院

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祁青蓮副主任醫師介紹, 春節前後一個月的時間, 有兩個寶寶因為進食板栗嗆咳到氣管, 被送進市婦幼保健院ICU急救。

其中一個是1歲左右的小航, 進食板栗後出現刺激性嗆咳、窒息, 其後出現心跳呼吸驟停, 送院前接受心肺復蘇術急救後轉入市婦幼保健院ICU, 先後經歷肺出血、急性腦水腫、支氣管肺炎幾個大關,

Advertisiment
經過積極搶救後, 生命體征逐漸穩定, 顱高壓得到控制, 但是腦功能受損仍需進行長時間的康復治療。

另一個出現意外的是11個月的小志, 進食板栗後出現嗆咳、不能發聲, 家長立即拍背後咳出少許板栗, 然後出現頻繁咳嗽伴氣促, 在當地醫院胸片檢查後發現氣管異物, 隨後立即送到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進行纖維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急救, 手術後轉入ICU進行進一步治療後, 患兒生命才得以轉危為安。

堅果碾碎後餵食仍有較大風險

據瞭解, 被送院的兩名寶寶所食用的板栗都是由家長餵食, 祁青蓮指出, 由於栗子屬於堅果類, 其果實很硬, 即使煮熟了、掰碎了, 相對于嬰兒未發育完全的口腔, 還是很容易會被嗆著。

Advertisiment
氣道異物造成的窒息往往情況非常緊急, 數分鐘之內就可能導致孩子心跳呼吸驟停, 危及生命, 有時即使積極搶救過後, 大腦仍可因為長時間缺氧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 釀成悲劇。

祁青蓮提醒嬰幼兒的磨牙發育不成熟, 不能及時將入口的食物磨碎、咀嚼, 吞咽保護功能發育不全, 保護反射及咳嗽反射不靈敏, 進食堅果類、果凍類、糖塊等, 以及哭鬧及玩耍時進食均容易出現誤吸導致窒息。

家長必須知道並要求身邊的人避免給5歲以下小孩餵食花生米、瓜子、豆類、板栗等堅果類食物。 更不要在小孩吃飯時逗孩子笑, 也切勿強行給哭鬧的孩子餵食藥丸。 需要檢查玩具的小零件是否牢固, 常教育小孩不要把小零件、小玩具放進嘴巴,

Advertisiment
不要嘴裡含著食物跑和玩。 小細節也可能釀成大傷害, 家長需時刻記在心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