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雜糧主食影響健康嗎?

自己做的全麥麵包, 會不會影響小朋友和成人對鐵質的吸收?有的專家說小孩主食中雜糧不能超過25%, 為什麼呢?怎麼判斷孩子吃了雜糧之後是否能正常消化吸收呢?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有關孩子吃雜糧的一些知識。

什麼是雜糧

有些媽媽對雜糧是什麼不太精楚, 這裡就給大家普及一下。

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 主要有高粱、穀子、蕎麥(甜蕎、苦蕎)、燕麥(蓧麥)、大麥、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莧, 以及菜豆(芸豆)、綠豆、小豆(紅小豆、赤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

Advertisiment
其特點是生長期短、種植面積少、種植地區特殊、產量較低, 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網友提問

我的外孫快2歲了, 和我一樣每天早餐喝碗雜糧粥(蕎麥、燕麥、糙米、黑米、紅棗等)加小饅頭和蛋奶;中午主食是雜糧飯(大米、黑米、玉米等)加葷素菜。 看到有的專家說小孩主食裡的雜糧不能超過25%。 請問, 雜糧吃多了到底有什麼不好?

回復

有些專家提出限制雜糧比例, 主要是怕孩子年幼, 咀嚼能力不及成年人, 消化能力也比較弱, 而雜糧消化速度比白米白麵食品要慢, 如果消化不良, 就會影響營養供應, 特別是擔心難以從食物中充分吸收鐵和鋅。 所以, 主食還是粗細搭配比較理想。

具體雜糧和白米白麵什麼比例, 就要因人而異、因食材而異了。

Advertisiment
比如說, 在糧食中, 小米和大黃米並不比大米難以消化, 但整粒的玉米、燕麥、大麥和蕎麥就相對難消化些。 又比如說, 在薯類中, 山藥和土豆比較好消化, 但紅薯和紫薯消化起來就略難一些。

不過, 這並不意味著小朋友不能吃玉米和麥類。 成年人吃雜糧要控制血糖反應, 不一定煮得很爛;但孩子在牙齒長全之前, 要煮得軟一些, 可以用壓力鍋煮, 也可以打成糊糊。 比如說, 燕麥粒和栗子都不太好消化, 但把一小把燕麥和幾個栗子放進豆漿機, 加等量的糙米和小米, 一起打成糊糊, 即便是幼兒喝了也比較好消化, 可以用來替代日常喝的白米粥。 這樣孩子既能得到雜糧、薯類、堅果等食物中的營養, 又能消除它們影響消化吸收的擔心。

Advertisiment

網友提問

我家小朋友5歲半。 家裡的主食基本以雜糧為主, 尤其是糙米小米燕麥, 幾乎只要在家吃飯, 我們一家大小三口都吃這些食材。 平時吃麵包也是自己做的全麥麵包。 這會不會影響小朋友和成人對鐵質的吸收?

回復

糙米小米和燕麥這些都是營養價值很好的食材啊。 雖然全穀類含有植酸, 會讓鐵吸收率低一點, 但是因為這些雜糧本身的鐵含量比白米高幾倍, 只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 身體得到鐵的總量其實是更多的, 有利於預防貧血。 做麵包的發酵過程會讓大部分植酸分解, 吸收率提升。

您家小朋友已經5歲了, 咀嚼和消化能力應當都沒有問題了。 關鍵是除了雜糧之外, 要把魚肉蛋奶豆製品都吃夠,

Advertisiment
這樣就足夠供應多種礦物質了。 紅肉中鐵元素的吸收, 是不會受到雜糧影響的。

網友提問

我想給孩子加點雜糧主食, 又擔心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怎麼判斷孩子吃了雜糧之後是否能正常消化吸收呢?

回復

判斷孩子吃了雜糧之後是否健康很簡單。 如果孩子食欲正常、排泄正常, 臉色紅潤、歡蹦亂跳、眼睛有神、不愛生病, 身高體重也都在正常範圍中, 而且全身各處看不出有贅肉和鬆弛, 就說明吃雜糧沒有帶來不良影響, 孩子還變得更結實更健康了。

北歐等國家的實踐證明, 孩子從小開始吃部分雜糧, 能夠有效預防肥胖, 體能也更好。 古代沒有精磨機器, 幼兒斷了奶就吃煮到軟爛的五穀雜糧為主食, 也是能夠正常成長的,

Advertisiment
並不存在不全部吃白米白麵孩子就長不好的問題。

如果確實有營養不良現象, 那麼會看到孩子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眼睛無神、體力下降、脹氣或腹瀉。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 確認是飲食造成的, 就要考慮降低雜糧比例, 特別是要調換品種, 並選擇容易消化的烹調加工方法。 當然, 這些問題並不一定是因為雜糧造成的, 最好去看看醫生, 採取一些改善消化的醫療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