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雞蛋營養價值極高, 每天吃一個雞蛋能增強抵抗力, 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各有各的作用, 但你知道嗎, 寶寶可以吃蛋白嗎, 寶寶多大可以吃蛋白呢?
雞蛋是很有營養價值的一種食品, 寶寶吃雞蛋也能補充營養, 但是寶寶吃雞蛋是有講究的, 寶寶在一歲之前, 最好不要吃蛋白, 但是可以吃蛋清, 寶寶吃雞蛋時也要注意一些常見的誤區。
寶寶多大能吃蛋白寶寶一歲之前, 腸胃弱, 對蛋白中的蛋白質還吸收不了, 反而會造成腸胃負擔, 所以一般是建議寶寶一歲之後再吃蛋白。 不過寶寶如果腸胃消化功能好,
Advertisiment
一次性吃太多雞蛋
很多家長以為, 雞蛋營養豐富, 孩子吃得越多越好。 其實不然。 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 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 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 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 能阻止吸收, 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 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正確做法: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 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 放在奶糕中食用, 以後逐漸加至0.5-1個。 如果食入太多, 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
Advertisiment
將蛋黃作為第一次輔食
蛋黃中鐵很難吸收, 吸收率僅3%, 遠低於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 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 因此, 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 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 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
正確做法:第一次正規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 嬰兒米粉強化了鐵、鋅、維生素等, 又不容易引起過敏, 是寶寶首選的輔食。 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 但一般不作為正規的最初輔食。 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
一歲內給寶寶吃雞蛋清
需要注意的是, 一歲內前不宜吃蛋清,
Advertisiment
正確做法:建議一歲內不要在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清。
吃未煮熟的雞蛋
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吃, 由於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 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 兒童會因此而患傷寒或腸炎。 如雞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 則表現為急性食物中毒, 潛伏期只有幾小時, 起病急, 病程持續1-2天, 症狀為嘔吐、腹瀉, 年長兒訴腹痛嚴重,
Advertisiment
此外, 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 事實上, 這樣做不僅治不了便秘, 還會發生”弓形蟲“感染。 這種病發病較急, 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 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關節疼痛、腦炎腦膜炎等, 甚至導致死亡。
正確做法:給孩子吃雞蛋, 一定要煮熟, 以吃蒸蛋為好, 不宜用開水沖雞蛋, 更不能給孩子吃生雞蛋。
吃煎炸雞蛋
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 蛋被油包住, 高溫的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 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 失去營養價值。 食用後在口腔和胃內還不易和消化液接觸, 使消化受到影響。
正確做法:讓孩子吃適量的水煮蛋蛋黃。
讓發熱病兒吃雞蛋
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
Advertisiment
提醒:初次添加蛋黃時, 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 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 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寶寶可以怎樣吃雞蛋蛋黃泥
將雞蛋用白水煮熟, 剝殼, 取蛋黃, 最開始餵食時取1/4個蛋黃, 用少量水研碎成粉末狀, 用開水調和, 在兩次餵奶中間給寶寶吃。 以後可逐步添加到1/2個, 最後到1個。 蛋黃粉也可拌在米粉中喂寶寶吃, 或者用橙汁做成蛋黃泥, 這樣有利於蛋黃內鐵的吸收。
蛋黃粥
煮飯時, 用湯匙在電飯煲內米的中心挖一塊, 使中心的米多些水, 煮成軟飯, 將適量的軟飯搓成糊狀, 加湯(需去油)、牛奶或者清水, 放入小煲內, 熬成稀糊狀, 無需放調味,然後下1/4只熟雞蛋黃(要搓成蓉)攪勻煮滾,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蒸蛋黃
先把生雞蛋輕輕打開一條縫,倒出大部分蛋清,再將蛋黃倒在勺子上,這時候蛋黃上面還會有少量蛋清,用另外一隻勺子輕輕勾住蛋黃(從邊緣勾住,不然容易搞破),倒掉剩餘的蛋清。加兩份清水,在碗裡打散,放鍋裡隔水中火蒸8~10分鐘即可。
無需放調味,然後下1/4只熟雞蛋黃(要搓成蓉)攪勻煮滾,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蒸蛋黃
先把生雞蛋輕輕打開一條縫,倒出大部分蛋清,再將蛋黃倒在勺子上,這時候蛋黃上面還會有少量蛋清,用另外一隻勺子輕輕勾住蛋黃(從邊緣勾住,不然容易搞破),倒掉剩餘的蛋清。加兩份清水,在碗裡打散,放鍋裡隔水中火蒸8~1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