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零食要注意什麼


寶寶似乎對零食都無法抗拒, 並且愛吃零食不愛吃飯。 零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嘴饞, 但是吃多了對寶寶並不好。

寶寶為什麼喜歡吃零食

吃零食是輔助正餐的一種進食方式, 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愉悅、欣慰的享受, 也是為其補充能量和某些營養素的一個途徑。 而偏好某種小食品、過量進食將影響正餐的攝食量, 擾亂消化系統的規律活動。 經常過量吃零食會導致營養失衡, 妨礙兒童健康成長。

家長不必拒絕兒童吃零食, 而應順勢利導為兒童選擇適當零食, 以補充兒童生理性消耗及部分營養需要,

Advertisiment
但要避免選用含油脂高或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品, 少選油炸、膨化食品及糖果。

該不該給寶寶吃零食

兒童非常好動, 整天手腳不停的活動著, 消耗大量熱能。 因此, 每天在正餐之外恰當補充一些零食, 能更好地滿足新陳代謝的需求。 研究表明, 兒童恰當吃一些零食會營養更平衡, 是攝取多種營養的一條重要途徑。

所以愛吃零食並不是壞習慣, 關鍵把握一個科學尺度。 首先, 吃零食時間要恰當, 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 不要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吃。 其次, 零食量要適度, 不能影響正餐。 另外, 要選擇清淡、易消化、有營養、不損害牙齒的小食品, 如新鮮水果、果乾、堅果、牛奶、純果汁、乳製品等, 不要太甜、太油膩。

寶寶吃零食的三大原則

Advertisiment

原則1:不要讓零食喧賓奪主

許多兒童零食不離口, 走路時吃、做作業時吃、看電視時吃、聊天時還吃。 這樣吃零食不僅影響了正餐, 甚至還以零食代替了正餐。

我們知道, 人體消化系統的工作是有規律的。 當進食食物達到一定數量後, 胃部就會出現飽足感。 此時, 我們對食物就不會再有欲望。 過一段時間之後(一般2~4個小時), 胃裡的食物基本排空, 胃腸就要加快蠕動, 胃液、腸液和膽汁就要加快分泌, 這就給大腦發出了信號——我餓了。 此時, 人就會出現饑餓感, 我們就需要進餐。 但對那些零食不離口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胃裡不斷有食物進入, 總不能被排空。 這樣, 在吃正餐時, 他們就會缺乏食欲, 吃得很少甚至根本就不吃。

Advertisiment
由於正餐進食太少, 很快又會出現饑餓, 他們就要再吃零食。 久而久之, 人體消化系統正常的工作節律被破壞, 消化功能紊亂, 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原則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

兩餐之間, 上午九十點鐘和下午三四點鐘, 離正餐時間已有2個多小時。 由於兒童代謝較成人快, 此時, 他們可能會出現輕微的饑餓感。 如果能夠讓他們適量地吃些零食, 就會起到防止饑餓和增加營養的作用, 也不會出現影響正餐進食的情況。

原則3:選擇有營養的食品

要選擇富有營養的食品作為零食, 如牛奶、優酪乳、水果、蛋糕、肉鬆、牛肉乾等。 各種薯片、話梅幹、果凍等食品營養價值比較低, 不宜長期作兒童的零食。

自製零食精選推薦

Advertisiment

1、香甜布丁

自製的蛋奶布丁、水果布丁等, 含糖少且富含蛋白質, 比糕點店中賣的更健康, 同時, 不會像果凍那樣存在誤吸入氣管的危險。

2、雜糧集錦

蒸或烤後去皮的紅薯、土豆、南瓜、芋頭、玉米、自製爆米花等固體食物;以及雜糧粥、綠豆沙、營養穀物圈圈、營養麥片、燕麥牛奶羹等湯羹類。

3、糕糕團團

自製的小豆沙包、小窩頭、紫米糕、棗發糕、果料發糕、什錦飯團(豆沙、棗泥、水果、蔬菜、雞蛋、紅薯、乳酪、蝦米等都可以做成飯團的餡料), 都可以有效補充寶貝的體力消耗。

4、營養小餅

無論紅薯、土豆、玉米、芋頭還是山藥(都需先蒸熟), 甚至是米飯, 都可以作為製作小餅的原材料, 少量加些麵粉、調料、生雞蛋調勻, 還可以加入肉泥、蝦蓉、碎菜等, 用少許植物油將兩面煎至金黃即可,

Advertisiment
無論直接食用還是蘸醬吃, 都是寶貝的最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