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飯亂糟糟其實是在動腦

這項研究為瞭解環境與幼兒的行為如何影響幼兒的早期詞彙學習提供了參考。 “他們看起來是在餐桌上玩鬧食物, 亂扔食物, 而同時他們也是在獲取這些外部物質的資訊。 ”文章的通訊作者, 愛荷華大學的副教授拉麗莎·薩米爾森(Larissa Samuelson)解釋道。 玩弄食物的“邋遢”行為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益, 他們能通過這樣做更好地進行學習。

與固體物質不同, 流質沒有固定的形狀和大小, 對幼兒來說更難被識別和分類。 在以往的研究中發現, 幼兒最早能學會的14種流質名詞中, 除了雨和水之外的12種, 都是和食物相關的詞,

Advertisiment
比如牛奶、咖啡、布丁、蘋果醬等。 因此在幼兒對流質進行感知、學習和分類時, 往往跟吃飯這種特定環境相關。 很多幼兒是坐在兒童餐椅上吃飯的, 坐在那上面他們可以隨便玩弄他們的食物。 相比坐在桌邊等其他情形, 在兒童餐椅上吃飯時, 孩子們可以更好地獲取外界物質的資訊。

110名16個月大的幼兒參與了研究。 研究人員將24種不同的食物分成三組:範本組(某一種形狀的某一種食物)、材料匹配組(食物與範本組相同, 但是形狀不同), 以及形狀匹配組(形狀與範本組相同, 而食物不同)。

實驗中, 每個孩子都會拿到三組盤子。 研究者向孩子們展示這些食物, 並用虛構的詞彙去命名它們。 一分鐘之後, 他們要求孩子們把不同形狀的同種食物挑選出來(即選擇材料匹配組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幼兒最初掌握的固體名詞, 都是通過形狀來認知和分類的。 但在學習描述非固體的詞彙時, 他們則依據物質的相似性來進行分類。 因此要完成這個任務, 孩子們不能只依靠形狀或大小來辨別食物, 而是要進一步探索食材的本質, 並與名字對上號——這就需要他們充分接觸和品嘗三種食物, 再進行選擇。

不出所料, 許多孩子開始歡快地折騰起他們的食物來:用手指戳戳捅捅, 摸捏按啃, 甚至扔來扔去……研究人員對孩子們的行為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坐在兒童餐椅上的孩子們會更多地做出“邋遢動作”, 他們會比其他幼兒更容易地正確選出材料匹配組。 而在實驗之前,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的家長們也填寫了一份有關孩子在家吃飯時的髒亂程度調查問卷, 結果也印證了在兒童餐椅上吃飯的孩子更容易造成髒亂的現象。

研究人員認為, 孩子在餐桌上吃飯得越“髒亂”, 越代表他們對於外界物質理解得越多。 當嬰幼兒在把餐桌弄髒、弄亂的同時, 他們也正在進行感知、學習和分類, 而不僅僅是搗亂而已。 所以家長們, 下次你們的孩子再把餐桌弄得一團糟, 你們還鬧心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