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吃魚小技巧

魚肉時候寶寶成長過程中最營養的食物之一, 多給寶寶處於, 能促進寶寶腦部發育, 明亮雙眼, 讓寶寶更聰明, 給寶寶用魚肉做輔食, 這裡面的講究也很多。

淡水魚和海魚營養成分差不多, 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深海魚部分營養素含遢比淡水魚高一點, 如DHA,但深海魚不得不考慮重金屬污染的問題, 所以每週吃一次即可。 淡水魚常見的有鯉魚、草魚、鰱魚、鯽魚、武昌魚、羅非魚、鱸魚、鱔魚等;海魚則包括帶魚、金槍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鮁魚、海鱸魚、三文魚、多寶魚等。

輔食添加時, 最好給寶寶選擇刺少、易去除的魚

Advertisiment

魚肉組織結構疏鬆、細膩, 好消化, 其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占60%,是寶寶食物蛋白質非常好的營養來源。

由於寶寶牙齒尚未萌出或剛剛萌出, 咀嚼和消化功能尚未健全, 泥狀食物是嬰兒輔食的最佳性狀, 因此給寶寶製作魚肉輔食, 爸爸媽媽一定要耐心、細緻。 在選擇魚肉時, 最好選擇刺少、易去除的種類, 如鱸魚、武昌魚、羅非魚、帶魚、黃花魚、三文魚和鱈魚等。

買鱈魚一定要小心假貨

之前有報導稱, 馬伊琍的女兒愛瑪吃過在某大型超市購買的鱈魚後, 出現腹瀉, 而且排出的都是油, 其實就是買了假的鱈魚。 愛瑪吃到的並非鱈魚而是酷似“鱈魚”的油魚, 學名“蛇鯖”。

鱈魚的脂肪含量極低, 基本上小於0.5%,而油魚的脂肪含呈卻高達20%,並且含有一種名為蛇鯖毒素的天然蠟質,

Advertisiment
這就是導致人食用後腹瀉的元兇。 雖然不至於讓人產生中毒反應, 但腹瀉的滋味著實不好受。

營養方面, 鱈魚肉質細膩, 口感鮮美, 富含omega-3脂肪酸, 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而油魚則無此作用, 且肉質粗糙。

如果要“追根溯源”, 魚類裡有個鱈形目, 鱈形目裡有個鱈科, 鱈寇里有個鱈屬, 鱈屬有三種, 這三種分別是大西洋鱈魚, 格陵蘭鱈魚和太平洋鱈魚。 只有這三種, 才能稱得上純正的鱈魚。 如果是真正的鱈魚, 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公斤哦, 如果看到幾十塊錢的, 大家可要好好斟酌一下了。

值得注意的幾件事

1.注意挑魚刺, 避免卡到寶寶喉嚨。

2.製作室不加鹽及其他調味品。

Advertisiment

3.現做現吃, 不吃不新鮮的魚肉。

4.過敏體質及患有濕疹的寶寶, 深海魚推後添加。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吃魚量推薦

6~12個月寶寶:添加時按照由少到多的順序。 推薦烹調方法:清蒸、水煮、入餡, 25~40克/日。

1~3歲寶寶:40~60克/日。

3~6歲寶寶:60~100克/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