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吐奶 媽咪應對全攻略

其實, 醫學上稱寶寶吐奶為“胃食道返流”, 即嬰兒無需費力就會自然嘔吐出一兩口奶, 一般打嗝會伴隨吐奶出現。

引起寶寶吐奶有2個原因:一是因為嬰兒賁門的肌肉(胃部和食道的交接處)還未完全發育, 環狀肌肉這裡的力量就比較薄弱;二是不同于成年人體內胃是斜位, 嬰兒體內的胃大多處於橫位元狀態。 綜合這兩點原因, 當寶寶打嗝或者用力時, 胃裡的奶很容易就從胃部反流到食道, 然後通過口腔吐出來, 就造成了我們所見的“嬰兒吐奶”了。

新生兒初生到1個月左右最長吐奶, 比較嚴重的吐奶是發生在2個月時候,

Advertisiment
不過每個寶寶的身體情況是不一樣的, 所以吐奶也有輕重程度, 這種吐奶狀況一般隨著寶寶長大就會自動好轉了。 如果寶寶吐奶很嚴重, 那麼在寶寶會走路的3個月內, 問題也會逐漸減緩至消失的。

儘管說嬰兒吐奶問題不大, 但是很多媽媽還是擔心寶寶吐奶會不會影響他的成長發育?

其實, 寶寶吐的奶只是他吃進去的少部分反流奶汁, 並不影響寶寶正常消化吸收利用的大部分奶汁, 所以吐奶並不會對寶寶的營養補充產生不良影響。 如果媽媽實在擔心, 那麼可以通過改變餵養寶寶奶水的方法來改善吐奶問題。

1.改變餵養的時間間隔:原本餵養寶寶母乳的時間是1個小時, 可以延長到3小時左右餵奶一次。

Advertisiment

2.改變每次餵奶的時間:喂寶寶喝奶的時間每次控制在五到七分鐘以內。

3.餵奶後給寶寶拍奶嗝:餵奶後不要只是為了拍奶嗝而拍奶嗝, 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式, 否則更容易使寶寶吐奶。

4.餵奶結束後注意:拍出奶嗝後, 應該持續半小時左右的右側臥姿勢, 並保持寶寶上半身提高30度的體位。

按照以上方式持續治療一周後, 媽媽會發現寶寶吐奶的次數和數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減少, 並且延長餵奶時間不會加重寶寶吐奶問題。

當媽媽看到寶寶經常、反復的大量吐奶時, 心裡非常焦慮, 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寶寶吐奶的問題。 那麼, 寶寶吐奶的次數和數量該用什麼方法才能真正的減少呢?其實只有通過同樣的科學方法堅持做才有效果。

Advertisiment

1.給寶寶餵奶的量要適當減少, 並且控制餵奶的時間和兩次餵奶的間隔。 之所以要減少餵奶量, 控制餵養時間, 是因為寶寶的胃如果容量過多, 更容易誘發吐奶的情況, 所謂把餵奶量控制在平常餵養的三分之二可以保證寶寶吃進去的奶有時間消化吸收, 同樣為了保證吃進去的奶有充分的時間進入腸胃, 餵奶的時間間隔建議延長至3小時左右。

2.寶寶出現腹壓過高的情況應避免在出現。 寶寶穿衣、包紙尿褲、蓋被子太緊都會造成腹壓增高, 此外, 注意不要太頻繁給寶寶換紙尿褲, 換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把寶寶的小腿抬得太高。 剛吃完奶後的寶寶不能逗玩, 也不宜緊抱, 這都會造成腹壓增高,

Advertisiment
導致寶寶吐奶。

3.給寶寶喂完奶之後不要只是為了拍奶嗝而拍奶嗝。 寶寶打嗝的幾率通常是因為吃太多奶, 所以控制寶寶的吃奶量是減少寶寶吐奶的重要指標, 媽媽一直拍奶嗝也不過是個形式而已。

4.給寶寶喂完奶後, 將他身體上半身提高然後右側臥, 保持半小時以上。 也可以通過調節寶寶座椅, 完成上半身調高動作, 注意頂住寶寶臀部, 避免體位失衡。

5.寶寶吐奶弄髒的衣物被單要及時更換。 從胃裡反流出來的奶汁會混合著胃酸, 味道難聞, 對寶寶還會有刺激, 加重吐奶問題, 所以要及時更換掉弄髒的衣物被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