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 就特別喜歡大哭大鬧, 甚至有的時候剛放下孩子就哭鬧, 但是一抱起來孩子就不哭了, 這實際上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不過孩子哭鬧了, 家長就一定要抱起來嗎?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愛哭鬧的原因有哪些:
1.情感性依附的需要
新生兒身心方面的能力有限, 需要仰賴父母的照顧才能夠生存。 在這種依存的關係中, 嬰兒逐漸發展出對父母親的情感依附。 到了六個月大開始認人的時候, 嬰兒更會因為看到陌生人就焦慮, 父母離開就哭鬧, 這些都是情感性依附的表現, 也是很自然的現象。
Advertisiment
2.工具性依附的需要
嬰幼兒在學會爬行、走路以前, 都需要藉助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員的擁抱, 來移動身體、擴展生活的空間。 這方面的需要, 在孩子能夠爬行、走路之後, 就逐漸消失。
3.制約習慣的反應
許多父母在剛開始帶孩子的時候, 常是聽到孩子哭就把他擁入懷裡, 久而久之, 孩子自然就學習到︰不舒服、有需要時就哭;哭了以後就期待著被抱。 如果沒有人抱, 便哭鬧不休。 哭是嬰兒藉以表示他餓了、尿濕了、想睡, 或是想要親近家人的一種本能。 他哭了, 我們就該去抱他,
Advertisiment
許多研究顯示, 母親擁抱初生嬰兒, 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第一步。 嬰兒從母親的子宮初到人世, 新的環境、新的生存條件, 難免有不適的無助之感。 把他擁入懷裡, 讓他體驗溫暖的肌膚接觸, 聆聽熟悉的心臟跳動, 自然能減低他適應新世界的焦慮, 感受到親人對他的歡迎。 等他漸漸長大, 就會用各種方式傳達需要被抱的訊息。 所以, 寶寶哭鬧, 家長一定要正視需求, 給與擁抱和回應。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 父母首先應該想的是不是孩子由於生理原因比如餓了、渴了、尿布濕了等。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