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喜添貴子, 取名豆豆。 不料近幾天小豆豆卻一反常態, 煩躁不安, 夜間啼哭不止, 醫生診斷為“嬰兒急性中耳炎”。 那麼究竟是耳疾導致哭鬧, 還是哭鬧加重耳病?嬰兒的耳疾應該如何預防?
一般來說, 嬰兒遠較成人易患耳疾, 究其原因, 還要從嬰兒耳部的解剖特點說起。 人的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內耳三個部分。 在中耳與咽部之間有一個通道, 叫咽鼓管。 因嬰幼兒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 咽鼓管僅為成年人的一半長, 而且管徑粗, 位置較水準, 管口常呈開放狀。 因此, 鼻咽部細菌及分泌物容易經過此管進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Advertisiment
當寶寶患有麻疹、猩紅熱、流行感冒等疾病時, 身體抵抗力下降, 咽鼓管和鼓室粘膜的局部防禦作用削弱, 外界病菌容易侵入中耳而引起急性炎症, 致使患兒哭鬧不安, 而哭鬧本身又可以加重耳內發炎。 這是因為:①嬰兒哭鬧時淚液、汗液容易流入外耳道內, 引起外耳道皮膚受潮軟化, 微生物容易孽生致病。 ②若嬰兒哭鬧時進食, 則容易發生嗆奶或嗆水, 給細菌入侵中耳提供了良機。
導致小兒哭鬧的常見耳疾有:
急性外耳道炎初起時, 家長發現患兒不斷左右搖擺頭部, 時而還將患耳與肩部相摩擦, 伴有哭鬧與發熱。 若將手按壓他的耳屏或牽拉他的耳廓, 則哭鬧更凶, 有時還見黃色液體流出耳外。
Advertisiment
急性中耳炎患兒表現為耳朵疼痛, 啼哭不止, 並經常用手抓耳, 伴發熱、拒奶等症狀。 如果伴有鼓膜穿孔, 還可見粘液膿性分泌物流出耳外, 患兒聽力減退。 患了急性中耳炎, 應該積極、徹底地治療, 防止轉為慢性。 對於急性中耳炎, 應該防患於未然。 例如, 對人工哺養的嬰兒, 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慢性中耳炎患耳內經常流膿, 並且可引致外耳濕疹, 俗稱“黃水瘡”。 患兒耳朵刺癢、煩躁不安, 常用手抓耳。 水瘡, 破潰後流黃水, 可以形成痂塊, 痂塊脫落堆積在外耳道可影響患兒的聽力。 慢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與急性中耳炎類同。 此外, 長”黃水瘡“部位應經常保持乾燥, 黃水較少時, 耳內可用10%氧化鋅軟膏、可的松軟膏或1%龍膽紫等塗抹, 黃水較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局部清潔或濕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