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喂藥常識

吃藥、打針, 幾乎成了小傢伙腦子裡最可怕的詞彙了!醫院裡肆無忌憚的哭聲, 可憐兮兮的“不要, 不要”的哀求聲, 真是讓人心疼啊!可是良藥苦口, 生病了哪能不吃藥呢!

其實不光是寶寶害怕吃藥, 作為父母, 給寶寶喂藥也是件頭疼的事啊!往往是在我們“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後, 聰明的小傢伙卻依然不買帳、不配合;或者因為寶寶大哭大鬧, 好不容易喂進去的藥又吐了一大半。

其實只要掌握了一些給寶寶喂藥的小技巧, 讓寶寶乖乖地吃藥也會變得很簡單。

喂寶寶吃中藥

中草藥不良反應小, 較適合體質薄弱的小兒。

Advertisiment
但中草藥最大的缺點, 就是難以下嚥。 怎樣解決孩子不願喝中草藥的問題呢?

人的舌頭味感與湯藥的溫度有關。 當湯藥溫度在37攝氏度時, 味感最苦, 高於或低於37攝氏度, 苦味就會減弱。 但湯藥溫度高於37攝氏度時, 易燙傷口腔黏膜及食管, 因此, 我會等湯藥溫度降至37攝氏度以下時, 再給孩子飲服。 即便如比, 湯藥的氣味和口味依然還是很濃烈。 這時讓孩子含一小塊冰, 既不影響藥物吸收, 也可緩解口腔中的苦味。

如何喂寶寶吃膠囊

大家都知道, 膠囊製劑的“外衣”, 主要材料是澱粉和明膠。 服用膠囊藥物時, 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若膠囊在口裡停留的時間過長, 藥物就難以下嚥, 常粘在舌頭上, 若水喝得太少, 那麼膠囊就很容易粘在咽喉或食管處,

Advertisiment
搞得你“騎虎難下”。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因為含有澱粉和明膠的膠囊“外衣”, 在經過口腔和咽部時, 易與唾液、水發生粘連, 繼而膨脹, 搞得你十分狼狽。

因此, 給孩子喂藥, 不主張首選膠囊製劑(尤其是5歲前的孩子), 如果一定要服用膠囊, 那麼在服用時, 不妨先讓孩子含一口水, 再將膠囊放人口中, 仰頭吞藥。

喂寶寶吃藥的原則

1. 喂藥工具勿伸入寶寶口腔太深的部位。

2.調和藥物的開水要使用溫涼的, 熱水會破壞藥物的成份。

3.保持喂藥環境的安靜。

4.如非須飯後服用的藥物, 最好讓寶寶在吃奶之前吃藥, 因為寶寶在饑餓狀態下, 會自然張口吸吮。

5.寶寶不肯張口, 不要硬灌藥, 以免日後抗拒吃藥。

6.喂寶寶服用懸浮液時,

Advertisiment
不要摻水, 應等寶寶服下藥物之後, 再給他喝下與藥物等量的水。 (服用1cc懸浮液, 就喝1cc白開水)

7.寶寶服用藥物的效用以30分鐘為准, 如果在30分鐘以內大量嘔吐, 就要再補服一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