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過度保護
各位媽媽請閉上眼睛想一想, 下面這些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夏日陽光明媚, 孩子鬧著要出門, 媽媽一看到外面的烈日就很頭疼:寶寶, 外面太熱了, 會中暑, 我們待在家裡玩好不好?
●冬天天氣冷, 孩子出門容易生病:我們還是在家裡玩吧?
●去游泳池?不好, 萬一嗆水怎麼辦?
Advertisiment
●玩泥巴?哎呀, 孩子, 你看你這一身的髒, 下次快別這麼玩了!
●騎小自行車?你看外面的車好多, 很不安全的, 下次媽媽帶你到公園裡再騎好不好?
……
生活在這樣家庭的孩子無疑是幸福的, 孩子就是父母心中的寶。 但這種過度關心和呵護就會限制孩子嚮往戶外活動的心。
怎麼破?
天氣太冷或是太熱時, 可以縮短每次出門時間, 每天短時間多出去幾次就好, 還可以選擇室內活動場, 帶孩子出門跑跑跳跳;
擔心孩子出危險, 父母可以親自帶著玩, 同時和小朋友講清楚可能的危險, 建立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還可以改善親子關係, 一舉數得呢;
至於弄髒衣服, 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 小朋友哪怕是在家裡玩也會髒, 洗乾淨就好,
Advertisiment
NO2.家有宅父母
有些父母自己就很宅, 喜歡在家裡拿本書看, 或是抱著電腦工作, 畢竟一天工作下來, 大家都很累了, 都希望在家能夠安靜放鬆一下。 可對小朋友來說, 他們更希望父母能帶自己出門玩玩。 當疲憊的父母面對孩子吵鬧時, 溫和的方法就是遞給孩子一本書, 或是一台電腦/Pad/手機, 讓電子產品説明自己帶孩子。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像父母一樣變得越來越安靜, 越來越依賴於電子產品, 越來越不願意走出去。
怎麼破?
做父母的工作一天, 確實很累, 但休息並不僅僅是在家裡宅著, 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來緩解壓力, 解除疲勞。 不僅孩子需要出門, 成人也一樣需要活動,
Advertisiment
NO3.冷漠的家庭氛圍
不少父母一心想著事業, 不僅經常加班, 即便在家裡也是在工作, 孩子在他們的眼裡幾乎不存在。 在這樣冷漠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也容易變得很宅。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做父母的不僅需要為孩子提供經濟上的支援, 更需要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與關心。 3~6歲的小朋友正是模仿學習階段, 和親近信任的人在一起, 他們會學習如何交流, 如何表達自己,
Advertisiment
怎麼破?
對於孩子來說, 父母的忽略, 一次兩次可以忍受, 時間長了, 當習慣成為自然, 孩子不得不學會自己安慰自己, 自己和自己玩, 他不僅會變得越來越宅, 個性上也會變得孤僻, 不合群。 面對這樣的宅寶寶, 還是要從父母這邊做起, 從改善親子關係開始, 逐步帶著孩子走出家門, 敞開心扉, 接納世界。
讓宅寶寶走出來的小妙招:
社區散步
晚飯後帶著孩子去社區散散步, 在健身器材上一起做些簡單的運動,
Advertisiment
一次職業體驗
現在各地都開了兒童職業體驗館, 讓孩子從體驗中獲得職業的樂趣。 不妨趁著週末和假期帶孩子去體驗一次, 當然最好約上他的三五好友一起去, 更能刺激他走出家門的興趣。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
每個社區裡都有一幫“閒置”在家的孩子, 不妨和他們的家長商量一下, 把孩子們組織起來, 每天固定一兩個時間段讓孩子們到樓下集合, 再跟他們一起設計些集體遊戲, 比如尋寶遊戲、跳繩比賽等。
帶著寶寶享受戶外美食
邀請幾個家庭, 帶著孩子組織戶外燒烤派對。 燒烤的地點可以是自家的後院, 也可以是某個郊區的公園或者海邊。 享受美食之餘, 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踢球、做遊戲。
參加社區活動
現在很多社區都歡迎孩子來體驗,並定期組織各種活動,而且不局限於假期,你可以主動和居委會聯繫,讓孩子多參與。
只要父母真心想帶著孩子出去玩,肯定能想出很多辦法。
參加社區活動
現在很多社區都歡迎孩子來體驗,並定期組織各種活動,而且不局限於假期,你可以主動和居委會聯繫,讓孩子多參與。
只要父母真心想帶著孩子出去玩,肯定能想出很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