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喝奶粉上火 可能是沖調方法錯了

寶寶的體質往往被中醫稱為“純陽之體”, 在正常情況下, 身體自我維持著一種平衡, 但如果這種平衡被某些外部因素打破, 則容易導致內熱上火。 尤其是現在的乾燥天氣, 寶寶更容易出現上火問題, 有的寶寶皮膚不斷地脫屑、有的寶寶大便秘結、有的寶寶容易流鼻血……看著寶寶身體不舒服, 媽媽們也頭疼不已, 那麼要怎麼幫寶寶降火呢?

寶寶上火的原因有很多, 總結起來基本都是因為, 寶寶的腸胃仍然處於發育的階段, 消化功能還不健全, 過多的營養物質難以消化, 食積化熱從而“上火”, 或者過多的肉類,

Advertisiment
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薯片、餅乾等油煎炸零食等引起上火。 寶寶吸收消化以及自身調節能力較弱, 由於食物搭配不夠科學, 極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狀。 尤其是喝配方奶粉的寶寶, 更容易出現上火症狀。

寶寶喝奶粉上火?可能是你沖調方法不對!

但是有專家指出, 寶寶上火卻不一定都是奶粉的錯, 還有可能是新晉媽媽們不注意沖調奶粉的方法, 使得奶粉的奶質發生了變化而造成的。

1、首先是沖調的水溫要適當, 不能過熱。 每一罐奶粉基本都有標注沖調水溫的要求(一般是40°C左右), 但常常會被新手爸媽忽略, 總覺得水溫高可以消毒殺菌,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如果沖泡的水溫過高會破壞奶粉中所含有的營養素,

Advertisiment
例如維生素C族、B族, 使寶寶營養不足;同時導致蛋白質變性失活, 無法被消化吸收, 導致積食上火。

2、其次是沖調次序要正確。 沖調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正常次序是, 將配方奶粉加入到溫水中。 若先將奶粉倒入奶瓶再用溫水沖泡, 將會導致奶粉潤濕不均勻, 出現結塊而溶解不充分。 沖泡出來的奶液難被寶寶消化, 導致積食上火。

3.最後是需要注意沖調的比例。 每罐奶粉都有標注建議的沖調比例, 但個別家長對這些比例很隨意, 奶粉跟水量憑自己的感官來添加, 不講究調配濃度。 若沖調奶液過濃, 會增加嬰兒的腸道負擔和腎臟負擔, 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引起便秘、上火;若沖調奶液過稀, 寶寶容易出現營養缺乏, 導致個頭小、消瘦等情況。

Advertisiment

通過膳食來降火

首先要培養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 補充水分的同時, 清理腸道, 排除廢物。 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 也可以喝些果汁或者蔬菜汁。 寶寶起來後先讓它喝幾口白開水, 清理口腔以及腸道, 待半小時後再喝奶或吃主食, 吃完後再喝幾口水以清潔口腔。

平時也要讓寶寶多吃清火蔬菜, 例如:白菜、芹菜、萵筍、茄子等。 切忌辛辣、油膩的事物。 同時, 家長還需要注意營養搭配, 除了蔬菜、少量肉類之外, 水果也是不可少的。 若孩子不願意喝白開水或者吃青菜, 可以嘗試把胡蘿蔔、蘋果、梨等切成小塊, 放水中煮開, 晾溫後給寶寶喝。 有不同的味覺體驗, 也會讓寶寶多喝水。

附:清火蔬菜功效

白菜:性微寒, 有清熱除煩, 利二便的作用。

Advertisiment

芹菜:性寒涼, 能去肝火解肺胃鬱熱, 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益。

萵筍: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 功效特點為清熱、順氣、化痰。 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

蓮藕:性平寒, 最好生食或搗汁, 功效是清熱生津、潤肺止咳, 若與梨汁和勻同服其效更佳。

茭白:性寒涼適合心經有熱、心煩口渴、便幹尿黃症狀的寶寶食用, 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茄子:性寒涼, 可以清熱解毒, 給易“上火“的寶寶食用時不要用油燒的方法烹飪, 可以採用蒸茄子的方法。

百合:性平微寒, 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功效, 對熱病後餘熱未清, 咽喉腫痛, 心煩口渴諸症均有療效。

苦瓜:性大涼, 味苦, 瀉六經實火, 是一味苦寒清熱食品。

寶寶年齡小, 發育還不完善, 有時常常會出現上火的症狀,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喝配方奶粉的寶寶, 這與飲食安排和結構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想要達到降火的效果, 可以通過膳食的方法, 效果安全而且可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