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喝奶粉比喝母乳更易肥胖?

有一說法似乎在許多新生爸爸媽媽裡“根深蒂固”了, 那就是喝奶粉的孩子比喝母乳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而且這個說法越傳越真,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有點胖, 那家長很快就將禍首歸罪於奶粉。 但是專家告訴我們, 奶粉導致胖的說法是毫無科學道理的, 孩子過度肥胖, 有部分原因是過度餵養, 而非奶粉。

過度餵養導致肥胖

餵養專家告訴我們, 從營養學的概念說, 奶粉不如母乳, 母乳是媽媽們餵養的第一選擇, 但若說奶粉會導致肥胖, 那是沒有根據的事情。 當然, 孩子的食量是一定的, 如果過度餵養,

Advertisiment
無論喂什麼, 包括奶粉, 那肥胖是當然的, 這種肥胖與奶粉本身無關, 與家長的餵養習慣有關係。

周歲以內的孩子如果以奶粉為主, 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 嬰幼兒的奶粉內營養物質添加比較多, 對策就是要定時定量飲水, 在每次餵奶粉的間隔時間裡喝水最好。 添加輔食的話, 四個月開始添加時最好以半流質為主, 逐漸開始加入一些固體輔食, 蛋白質也不能過高, 蛋白質過高寶寶容易出現過敏、濕疹, 肉類占的比例不要超過20%~30%, 以魚肉為主。 若1歲後仍以奶粉為主要食物來源, 那麼建立良好飲食習慣不容易, 孩子還容易偏食, 過度依賴牛奶的孩子其牙齒和身體各部分的生長要慢於均衡飲食的孩子。

飲食搭配很關鍵

如果孩子真的肥胖了,

Advertisiment
那該如何呢?專家說, 最佳的補充食物恰恰就是牛奶。 因為牛奶中豐富的鈣, 有抑制脂肪生成, 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 建議肥胖的孩子在控制總能量的前提下每天都要喝250~500毫升的牛奶, 喝牛奶容易腹瀉的兒童可以喝免乳糖奶或優酪乳。 過度肥胖的孩子在5歲以前患心臟病或中風的概率比正常孩子要高出三到五倍。

除了乳製品, 再向肥胖寶寶的家長介紹三類食物——堅果豆類、蔬菜、魚類, 對孩子的心臟有益。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黃豆及豆製品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新鮮的綠葉蔬菜中不含脂肪, 其富含的纖維素可以加速脂質排出體外,

Advertisiment
保護孩子的心血管功能。 魚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為豬肉的10倍, 能降低膽固醇, 降低血黏度。
嬰兒睡眠不足易致肥胖
美國一項研究結果表明, 嬰兒如果每日睡眠不足12小時, 長至3歲時的發胖幾率比每日睡眠超過12小時的嬰兒高1倍。 調查結果還顯示, 孩子每日看電視超過2個小時會增加長胖可能性。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日報導, 塔韋拉主持的研究小組長期跟蹤調查915對母子或母女。 研究者在孩子3歲前多次為孩子稱體重, 瞭解孩子睡眠和看電視情況。
專家認為, 電視、電腦和遊戲機等物品放置在孩子臥室中會影響孩子睡眠, 建議把這些設施移出臥室, 以便孩子能更好休息。
搖籃愛心提示
讓運動幫助寶貝控制體重

Advertisiment

除了飲食調整, 增強運動是另一項不可缺少的體重控制措施。 寶貝在6個月以內, 在媽咪的幫助下多多“伸胳膊踢腿、手舞足蹈、撐起上身、練習翻、坐”等, 以減少“躺著不動”的時間, 增加熱量消耗。 寶貝在8個月左右學會爬後, 用小玩具等誘導胖寶貝練習爬行, 是益智健體的雙效運動。 等到寶貝滿周歲以後, 運動就更不是問題了, 只要父母不懶, 讓寶貝邁開小腿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