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寶寶嘔吐。 哪些情況可以在家觀察, 哪些情況需要去醫院診治呢?
生理性與飲食不當嘔吐
嬰兒嘔吐較常見,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胃呈水準位, 胃的上端開口賁門較鬆弛, 下端開口幽門較緊張, 如果吃奶過多或咽下了氣體, 不久後便會從口角流出奶液, 這叫溢乳, 量多則稱吐奶, 寶寶到了1歲左右溢乳就會消失。 這種情況, 媽媽不要緊張, 可以在家中觀察。
較大的寶寶常見的是傷食嘔吐, 只要給予適當飲食調整, 寶寶就可以恢復正常。
疾病性嘔吐
有一種常見的嘔吐叫胃食道返流,
Advertisiment
此外, 胃腸道感染、消化道畸形等也可導致嘔吐。 這些嘔吐不會自然痊癒, 媽媽不要“麻痹大意”, 需及時送寶寶就醫。
嘔吐後的護理要點
✿防止嗆咳很重要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 這時, 讓寶寶側臥, 頭側向一邊, 將浴巾墊在寶寶身體下面並保持上身抬高。 讓寶寶臥床休息, 不要頻繁變動體位, 以免再次嘔吐。 對大一點的寶寶,
Advertisiment
✿不要立即補充水分
吐奶後, 如果馬上給寶寶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嘔吐。 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 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多次少量地補充為宜。
防吐提醒
無論哪種餵養方式, 餵奶時都要讓乳☆禁☆頭或奶嘴填滿寶寶的口唇, 避免寶寶吃奶時咽下大量空氣。 餵奶後, 除拍拍寶寶的後背外, 還要將寶寶置於偏右側臥, 頭位抬高, 這樣有利於乳汁順利通過胃的幽門進入腸道, 能減輕或避免嘔吐。
寶寶吐奶後, 不要急著補足量, 否者會引起再次嘔吐, 應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來補足需要。 對胃食道返流引起嘔吐的寶寶, 平時宜給較稠的食品, 少量多餐, 在入睡前不要給食物,
Advertisiment
飲食調理
對吃奶的寶寶, 要適當控制每次的餵奶量, 通過少喂、勤喂達到每日的需求。 已經會吃飯的寶寶要少食多餐, 以富有營養容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為宜, 不要吃油膩酸辣、糕點等食品, 以免刺激胃腸而嘔吐。
民間對於易嘔吐的寶寶也常用食補, 如用大米或黃小米100克、山藥150克加水一起煮成粥, 分次食用。 大米、黃小米養胃, 山藥健脾。 又如牛奶250毫升、薑汁15毫升、丁香2粒、白糖適量, 前三味同煮沸, 去丁香後加白糖飲服, 1日1次, 連服15天。 牛奶養胃, 薑汁止吐, 丁香降逆理氣。
中醫辯證使用食療
傷食吐:表現嘔吐物酸臭, 不思乳食, 噁心腹脹, 氣出穢臭, 吐前不安, 吐後安靜, 大便酸臭。
Advertisiment
【山楂神曲粥】
取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50克、紅糖10克, 先煎山楂、神曲, 取汁去滓。 後煮米沸開, 和入藥汁, 煮成稀粥, 加糖, 趁熱食。
【雞內金谷芽水】
取雞內金10克、炒穀芽12克, 水煎, 頻飲, 治一切飲食所傷。
胃熱吐:表現為食入即吐, 吐物酸臭, 口渴喜飲, 牙齦腫痛, 口臭, 面紅唇赤, 小便黃少, 大便秘結。
【蘆根菊花湯】
取蘆根60克、菊花10克, 水煎濃汁, 代茶飲。
【竹茹銀花粥】
取竹茹15克、銀花10克、粳米50克, 先用水煮竹茹、銀花, 取汁去滓, 入米煮粥, 少量多次服。
胃寒嘔吐:多由過食生冷或腹部受寒引起, 表現為嘔吐物不消化, 無明顯腥臭, 嘔吐時發時止, 腹脹, 不思飲食, 大便亦稀薄。
【丁香姜粥】
取丁香粉2克、生薑末5克、粳米50克、白糖15克, 將粥熬稠, 放入姜末、丁香粉、糖調勻後服用。
【蘇葉山藥飲】
Advertisiment
取鮮紫蘇葉30克、山藥100克, 水煎, 少量多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