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嘴裡長滿了白色絮狀物,警惕鵝口瘡

什麼是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 常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
白色念珠菌是黴菌的一種, 沒錯, 和大家熟悉的黴菌性陰☆禁☆道炎的感染源是一樣的。 它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及陰☆禁☆道裡, 正常情況下數量少不引起疾病, 當免疫下降或菌群失調時, 就會大量繁殖導致感染。

長了鵝口瘡都有什麼症狀?

鵝口瘡主要表現為白色點狀或小片狀膜樣物覆蓋在口腔粘膜上, 頰黏膜也會受累。 不能去擦, 如果強行撕掉會引起出血。

輕微的不易察覺, 而嚴重的會引起進食疼痛, 所以患兒常會表現出煩躁、食欲差,

Advertisiment
餵食就哭, 甚至可能伴有發熱, 呼吸不暢、吞咽困難等等。

哪些情況容易患上鵝口瘡?

白色念珠菌會容易在人體免疫下降或菌群失調時大量繁殖,

所以容易患上鵝口瘡的情況有:

1、寶寶飲食攝入不足或者輔時添加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
2、長期使用抗生素或者腹瀉時間過長, 破壞腸道有益菌, 導致菌群不平衡;

3、媽媽產道有黴菌性炎症, 寶寶出生時接觸了產道分泌物的黴菌導致感染;

4、不注意衛生, 比如餐具不消毒、寶寶吃手、吃玩具或者媽媽乳☆禁☆頭不乾淨, 導致黴菌進入口腔;

5、太注意衛生, 不注意衛生導致感染的情況多發生在農村, 而有的感染卻是因為太注意衛生, 比如母乳每次餵奶前都要用消毒濕巾擦拭,

Advertisiment
寶寶餐具奶瓶每次都要徹底消毒, 這樣做反而會讓體內菌群失調。 一味造就無菌的環境也是一種極端哦, 要知道正常人體就是好困壞菌和諧相處的。

鵝口瘡怎麼處理

長了鵝口瘡, 處理並不難, 只需要這3樣:

制黴菌素片、魚肝油或者維生素D滴劑、益生菌。
藥店買制黴菌素片研成粉末, 用魚肝油或者維生素D滴劑調勻, 塗於創面。 也可以直接用制黴菌素液體塗創面, 每4小時塗一次, 最好吃完奶或者輔食後再塗, 以免沖掉口中的藥物, 一般口腔外面的好的更快, 口腔裡面的由於會被口水稀釋, 需要多塗幾次效果才明顯。
比如這一位鵝口瘡媽媽的回饋:


治療同時, 口服益生菌製劑, 局部治療很容易反復, 配合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群提高免疫力,

Advertisiment
減少再次感染的幾率。
治療同時, 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衛生但是不能太過, 母乳餵養前如果乳☆禁☆頭髒了可用溫水輕輕擦拭, 不宜用消毒濕紙巾。 因為媽媽乳☆禁☆頭周圍有需氧細菌, 寶寶吸吮時能直接吸入需氧菌和厭氧菌, 有助於腸道菌群的建立。
* 寶寶餐具應煮沸消毒, 但是沒有必要次次都消毒, 個人建議一天最多一次就可, 配奶時應先洗手, 奶嘴不要碰到其他任何地方以免受污染。
* 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應注重輔食的均衡和多樣性, 比如不能一直吃米粥或者米粉, 應不斷加入各種蔬菜水果和肉泥, 剛開始一樣樣添加, 後面應多種食物混合一起, 避免寶寶出現營養不良哦。

PS:說到鵝口瘡,

Advertisiment
醫生一般都會告訴我們一定要注意衛生, 要給餐具消毒, 殊不知, 太注重衛生也是導致鵝口瘡的原因, 所以愛衛生也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