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坐與寶寶骨骼發育的親密關係

生長規律, 這是一個最難以言說的話題。 它是自然界給我們編定的人類科學史上最為嚴密、科學的密碼。 每一個步驟都是為著下一個階段在做鋪墊, 而且只有一次, 擅自更改了, 其結果就是無法恢復的存在。 所以, 即使科技如同瘋長的草一般日日更新, 唯獨這些隱形的生長密碼不敢碰觸, 更不敢違逆。 就比如寶貝的學坐過程, 它需要的是大腦發育和身體肌肉成熟度的支持, 容不得你擅自提前它的進程。

還記得民間的那句育兒俗語“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嗎?簡單的幾個字便將寶貝的生長階段總結清楚了。

Advertisiment

當寶貝3個月時, 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翻身, 而不是坐。 如果將這個順序顛倒過來呢?結果只有一個——傷身。 因為3個月時的寶貝骨骼非常柔軟, 含鈣量比成年人少很多, 作為人體中軸的脊柱同樣甚為柔軟, 不具備成人特有的4個生理彎曲, 幾乎是直的, 肌肉缺乏力量, 根本無法完成坐的任務。 即使到了6個月的學坐階段, 也不能讓其長時間坐著。 那樣的話, 寶貝的脊柱負擔加重, 就會引起變形, 發生駝背或脊柱側彎, 不僅會影響寶貝的身形外觀和活動功能, 甚至影響到內臟器官發育。

科學真相

加象大的研究人員對一歲以下的嬰幼兒進行了為期10年的調查後發現, 一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坐時突發死亡的幾率比大嬰兒(6個月)高4~7倍。

Advertisiment
所以新生兒採取坐姿時必須小心謹慎, 以免發生意外。

在學坐期間還要注意, 千萬別讓寶貝採取跪姿, 使兩腿形成“W”狀或將兩腿壓在屁股下, 那樣很容易影響寶貝的腿部發育, 最好的姿勢是雙腿交叉向前盤坐。

此外, 有些寶貝坐著時會產生背脊突出的情形, 這可能說明寶貝太瘦了。 但如果發現背脊突出處有皮膚顏色異常的狀況, 小心一點還是有必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