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城建5個“壞”習慣 其實並不壞

隨著寶寶年齡漸長, 父母常常發現, 寶寶會有一些奇怪的動作或者是不太好的行為習慣, 於是, 硬是要把這些動作習慣改過來。 其實, 仔細分析寶寶行為動作背後的原因, 這些在大人看來“壞”的習慣, 並沒有那麼可怕。

NO.l 拿到什麼都往嘴裡塞

寶寶6個月了, 從他4個月會抓東西開始, 常常把手指、拿到的玩具, 或是身邊可以抓到的東西統統放進嘴巴裡。 如果你阻止他, 他就會特別不開心地哭鬧。

原因解析:

寶寶要長牙了

4~10個月之間寶寶開始出牙。 當寶寶長牙的時候, 牙床會出現痛、癢等不適感, 這個時候寶寶會喜歡啃咬有一定硬度的東西,

Advertisiment
以緩解牙床的不適感。

口唇期的需要

心理學家佛洛德認為0~1歲為口唇期。 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口唇活動滿足寶寶的心理需要。 滿足了他口部的吸吮需要, 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被重視的、被喜愛的, 就會感到快樂。 滿足的快樂是寶寶生存的動力, 也是這個階段寶寶信任感發展的重要因素。

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通過自己的嘴巴, 寶寶打開了認識世界的一扇門。 當寶寶啃咬一件東西時, 代表他正在“學習”。 他可以品嘗這件東西的味道, 感覺物體的軟硬, 通過小手、眼睛和嘴巴的配合, 最終認識這個物體。 在這個過程中, 還認識了嘴巴的功能。

專家支招:

媽媽應滿足寶寶的這種基本的生理需要,

Advertisiment
提供一些稍微硬些的食品, 如磨牙餅乾、水果條、胡蘿蔔條等, 讓寶寶啃咬, 但要小心不要嗆到寶寶。

注意衛生, 經常給寶寶洗手, 清洗衣服, 清潔玩具。 注意保證寶寶的安全, 平時注意把細小瑣碎的物品收納到寶寶抓不到的地方, 以防吃進嘴裡。

媽媽還應盡可能多花一些時間和寶寶一起遊戲, 給他更多的愛。 寶寶情緒好, 兩手有事幹, 自然就不會想著亂咬東西。

NO.2 扔東西

寶寶11個月了, 特別喜歡扔東西, 不論是什麼東西只要一到小傢伙手上, 他就要扔。 看到東西落在地上他會很興奮, 有時候還側耳專注地聽東西落地的聲音, 並伴隨著期盼你給他撿起來的眼神。 你拾起來給他之後, 他又揮舞著小手再次扔到地板上, 然後又期盼著你撿起來……就這樣不斷地重複。

Advertisiment

原因解析:

這種看似荒謬、重複的做法, 實際上正是符合嬰兒身心發展規律的遊戲, 稱為自發遊戲。 通過扔東西, 使寶寶看到自己的動作能影響其他物體, 使之發生形態上或位置上的變化, 這是自我意識的最初萌芽。 這種自發遊戲也能幫助寶寶學習外部世界。 他會觀察物體的墜落軌道、方式, 並注意不同物體落地時的聲音;他會逐漸發覺扔東西和發出聲音之間是存在著必然關係的, 瞭解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等等。

專家支招:

媽媽要做的是保護好寶寶的熱情, 為寶寶準備一些扔不壞的東西, 如毛絨玩具、塑膠玩具, 或是一些能發出響聲的響鈴、內帶鈴鐺的小球等, 讓他扔個夠。

當然,

Advertisiment
易碎易摔壞的物品應放到寶寶拿不到、夠不著的地方。 如果沒有時間陪寶寶一起玩扔東西的遊戲, 可以把寶寶放在軟地墊上, 讓他自己把玩具扔出去後, 再爬著或走過去把玩具撿回來。

NO.3 到處亂爬

7~8個月以後, 寶寶開始學習爬行, 顯示匍匐前進, 然後手膝著快速爬行。 這個時候寶寶到處亂爬, 有時候手和膝蓋都弄得髒兮兮, 讓你很擔心。

原因解析:

爬行是寶寶大肌肉動作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提供了生命早期主動探索和嘗試獨立的機會。 寶寶在實際接觸周圍的環境、事物以及人的過程中, 可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習生活上必需的技巧, 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

爬行可以鍛煉軀幹以及四肢的肌肉, 同時還可以促進寶寶身體協調性和空間智慧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爬行可刺激內耳和前庭系統, 有助維持平衡感。 除此之外爬行還有助於左右腦的均衡發展、理解與記憶並進。

專家支招:

為寶寶創設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檢査地面是否有碎片、小紐扣之類的小物體;給所有插座安上蓋子, 並注意落地燈和桌燈的電線, 注意垂下來的桌布, 寶寶可能會試圖通過拉扯桌布站起來。

媽媽還應用各種方法鼓勵寶寶爬行, 把一個好玩的玩具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 吸引寶寶從這裡爬到那裡。 也可以和寶寶一起爬, 比賽看誰爬得快。

NO.4 不讓別人碰自己的東西

奇奇2周歲了, 是一個很乖的寶寶, 最近幾天他的東西突然不讓別的小朋友碰了, 別人只要一碰, 他就開始大哭大叫。

寶寶2歲之後開始萌生出自我意識,慢慢建立物權的概念,知道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我的東西不許別人碰。這是一種成長的表現。

專家支招:

當寶寶不願意讓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時,媽媽不能與寶寶發生正面衝突,可以用別的東西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找準時機慢慢引導寶寶學會和他人分享,並且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N0.5 害怕陌生人

3歲的寶寶在家裡能說會道的,非常活潑,可見到陌生人或是換了個環境,寶寶就不說話了,表現得扭扭捏捏。讓他跟人打招呼更是退到了爸爸媽媽的身後,甚至大哭大鬧,這讓爸爸媽媽很是尷尬。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i己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每個寶寶個性都不一樣,對於生性內向害羞、膽小,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寶寶來說,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弱。當她處在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人往往會不知所措,於是會通過哭泣和躲避來發洩自己害羞的情緒。

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

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還可以幫寶寶找個外向的玩伴,鼓勵寶寶多進行戶外運動,多在戶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注意多觀察寶寶的興趣,然後根據他的興趣培養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在寶寶表現好的時候要表揚他、鼓勵他,使他感到自豪,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他就開始大哭大叫。

寶寶2歲之後開始萌生出自我意識,慢慢建立物權的概念,知道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我的東西不許別人碰。這是一種成長的表現。

專家支招:

當寶寶不願意讓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時,媽媽不能與寶寶發生正面衝突,可以用別的東西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找準時機慢慢引導寶寶學會和他人分享,並且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N0.5 害怕陌生人

3歲的寶寶在家裡能說會道的,非常活潑,可見到陌生人或是換了個環境,寶寶就不說話了,表現得扭扭捏捏。讓他跟人打招呼更是退到了爸爸媽媽的身後,甚至大哭大鬧,這讓爸爸媽媽很是尷尬。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i己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每個寶寶個性都不一樣,對於生性內向害羞、膽小,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寶寶來說,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弱。當她處在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人往往會不知所措,於是會通過哭泣和躲避來發洩自己害羞的情緒。

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

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還可以幫寶寶找個外向的玩伴,鼓勵寶寶多進行戶外運動,多在戶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遊戲。注意多觀察寶寶的興趣,然後根據他的興趣培養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在寶寶表現好的時候要表揚他、鼓勵他,使他感到自豪,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