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夏季暑熱症 喝粥來降溫!

在炎夏酷暑季節, 嬰幼兒常會患一種長期發熱的疾病, 稱為夏季熱, 又叫暑熱症。 由於體溫調節功能差, 加之發汗機能不健全, 以致排汗不暢, 散熱慢, 難以適應夏季的酷熱環境, 造成發熱持久不退。

這裡推薦幾款食療調養粥:

荷葉冬瓜粥

用料:取新鮮的荷葉兩張, 洗淨後煎湯500毫升左右, 濾後取汁備用。

制法:冬瓜250克, 去皮, 切成小塊狀, 加入荷葉汁及粳米30克, 煮成稀粥, 加白糖適量, 早、晚服用。

功效:冬瓜可清熱生津、利水止渴, 荷葉清熱解暑。

適合人群:適用於發熱不退, 口渴, 尿少的寶寶。

夏季熱壞寶寶, 喝粥來降溫

Advertisiment

蠶繭山豆粥

用料:取蠶繭10只, 紅棗10個, 山藥30克, 糯米30克, 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蠶繭煎湯500毫升, 濾液去渣, 再將紅棗去核, 山藥、粳米加入煮成稀粥, 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蠶繭止渴解毒, 山藥、紅棗健脾和胃。

適合人群:適用於低熱、神疲乏力、胃納減退, 大便溏薄患兒。

在炎夏酷暑季節, 嬰幼兒常會患一種長期發熱的疾病, 稱為夏季熱, 又叫暑熱症。 由於體溫調節功能差, 加之發汗機能不健全, 以致排汗不暢, 散熱慢, 難以適應夏季的酷熱環境, 造成發熱持久不退。

益氣清暑粥

用料:取西洋參1克, 北沙參10克, 石斛10克, 知母5克, 粳米30克。

制法:先將北沙參、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鐘, 去渣留汁備用。 再將西洋參研成粉末, 與粳米加入藥汁中煮成粥, 加白糖調味,

Advertisiment
早晚服用。

功效:西洋參益氣養陰, 北沙參、石斛、知母養陰清熱止渴。

適合人群:適用於發熱持續不退, 口渴, 無汗或少汗的患兒。

夏季食補妙方 寶寶變強健

夏季進補的特點首先是要清補不要滋補。 這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季若用滋膩溫熱的補益中藥反而會“火上加油”, 適得其反, 最好選擇偏于具有益氣養陰生津的補品, 如太子參、枸杞子、北沙參、麥冬、西洋參等, 而不要用那些滋膩溫熱的補品, 如阿膠、鹿茸、紅參、附子、首烏、熟地等。

夏季進補的要點

小兒在夏季喜歡冷飲, 易發生腹痛、厭食、大便不調等腸胃炎症狀, 所以在調補藥中益加些健脾和胃的中藥, 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用的有扁豆、山藥、白術、陳皮、炒菜菔子等。

Advertisiment

在進補時還應注意初夏黃梅季節或小兒感冒後常有食欲減退、口臭、舌苔厚膩等“濕重”現象, 此時需“祛濕”即清理胃腸道, 常用藿香、厚朴、米仁、陳皮、黃連、倉術等中藥, 待濕除後才宜進補。

夏季進補不宜採用膏劑形式, 這是因為膏劑在環境溫度較高時很容易變質, 即使放在冰箱中也未必安全, 不利於長期服用, 而且夏季孩子的食欲較差, 服用膏劑會影響食欲。 在夏季還是採用湯劑較好, 經藥廠加工的合劑、口服液、沖劑也適合兒童服用。

最後, 在夏季, 食補要比藥補好, 而且更容易使孩子容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