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了, 雖然寶寶們可以更加愉快的玩耍了。 但是, 夏季變幻莫測的天氣卻很容易導致幼兒出現發燒的症狀。 當寶寶發燒時, 寶爸寶媽們不要著急, 一門心思的給寶寶降溫, 而是要冷靜分析, 針對寶寶的發燒狀況進行“分度護理”。
寶寶發燒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一、低於38.5℃
一般情況下, 假如寶寶體溫在38.5℃以下, 並且能夠照常玩耍、照常吃以及照常睡, 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 就沒有必要立即使用退燒藥或者急於送寶寶去醫院。 完全可以自己在家採用適當飲水或其他物理降溫的辦法幫寶寶退燒。
Advertisiment
當然了, 做為父母, 寶寶生病發燒時應該更加細心地去照顧他。 因為低燒一般會持續數日, 所以父母應該時刻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和食欲的變化, 把寶寶發燒的天數(需精准計算發燒滿幾日)、體溫的變化、間隔時間、還有其他不適症狀做好記錄, 以便醫生更好的瞭解孩子病情。 另外, 孩子發燒時身體比較虛弱, 所以要讓寶寶得到足夠的休息,
Advertisiment
二、介於38.5℃和39℃之間
當寶寶體溫在38.5℃到39℃之間時, 在家可以先採取以下物理降溫的辦法, 也可以適當輔以退燒藥物。
1、溫濕敷
溫濕敷就是用溫濕半幹的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或者把幾塊稍涼的熱毛巾降溫到25℃左右再擰成半幹, 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以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 每5~7分鐘更換一次, 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Advertisiment
2、冰敷或者使用冰枕
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熱貼來減輕高燒所帶來的不適。 如果寶寶已經超過六個月大了, 那麼可以把碎冰塊裝入塑膠袋, 加上適量冷水, 壓出空氣, 把袋口紮好做成自製冰袋, 或者直接將現成的冰袋放在額頭、兩側頸部, 還可以放在腋下以及雙側腹股溝的部位來降溫。 除了使用冰袋還可讓寶寶睡冰枕, 這些都能夠説明寶寶局部散熱退燒。 但是, 為了防止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 使用時一定要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
當寶寶的體溫升到38.5℃以上時, 寶媽們在採用物理方法給寶寶降溫的同時, 可以適度地使用退燒藥, 以一次用一種藥為原則,
Advertisiment
三、介於39℃和40℃之間
當寶寶發燒約39℃以上體溫過高時, 可以採用酒精擦浴的方法。 因為醫用消毒酒精濃度為75%, 所以用於酒精擦浴要加上1倍的水讓濃度降低到30%左右。 然後用軟布蘸上配好的溶液輕輕地擦腋窩、頸 下和兩側大腿根, 擦至皮膚微紅。 但是用酒精擦浴一定要保護好眼睛和外☆禁☆陰,
Advertisiment
除此之外, 當寶寶體溫較高並且情緒煩躁時, 可以給寶寶泡溫水澡或用溫水擦浴來達到降溫的效果。 泡浴時讓寶寶身體除了頭部以外全部浸泡在略低於體溫2℃的水中, 同時用37℃左右的溫濕毛巾均勻地搓揉四肢以及前胸後背上下, 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搓揉時間要稍長一些, 這樣能夠讓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加速熱量散發。 以這種方式約4~6小時炮一次, 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
四、40℃以上
因為發燒是一種症狀, 而並非一種疾病,所以當寶寶發燒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造成導致發燒的原由。能夠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況,都是由於受到病毒或感染而造成發燒。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除此之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引起發燒的可能性;進行預防接種的時,也有小朋友會出現輕微的發燒症狀。
倘若寶寶發燒已經超過40℃(特別是3歲以下寶寶),不是由於接種疫苗而引發的,並且小便有燒灼感、退燒24小時後又反復出現高燒,而發燒時間已超出72小時,為了保證寶寶的安全,建議馬上將孩子送去醫院治療。
根據以上所述,寶爸寶媽們面對寶寶發燒時,一定要冷靜,找出導致發燒的原因,掌握寶寶身體,警醒“分度護理”。
而並非一種疾病,所以當寶寶發燒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造成導致發燒的原由。能夠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況,都是由於受到病毒或感染而造成發燒。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除此之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玫瑰疹也有引起發燒的可能性;進行預防接種的時,也有小朋友會出現輕微的發燒症狀。倘若寶寶發燒已經超過40℃(特別是3歲以下寶寶),不是由於接種疫苗而引發的,並且小便有燒灼感、退燒24小時後又反復出現高燒,而發燒時間已超出72小時,為了保證寶寶的安全,建議馬上將孩子送去醫院治療。
根據以上所述,寶爸寶媽們面對寶寶發燒時,一定要冷靜,找出導致發燒的原因,掌握寶寶身體,警醒“分度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