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肌膚的特性
1.基礎體溫較高易流汗
寶寶的體質與大人不同, 雖然汗腺數目與大人一樣, 但是體溫的調控還沒發育成熟, 天氣熱的時候, 大人可以通過流汗來降低體溫, 而寶寶的基礎體溫比大人的高, 新陳代謝更為活躍, 所以夏季時會流更多汗, 這時候若沒注意立刻擦乾、清潔, 很容易會長痱子。
2.對抗紫外線的能力更差
寶寶稚嫩的肌膚角質層比大人薄, 黑色素較少, 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大人更差, 所以寶寶也需要防曬!況且兒童正值愛玩、好動的年紀, 在戶外跑跑跳跳的時間更長, 所以有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3.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不少媽媽就跟案例中的佳玲一樣, 發現出生沒多久的寶寶頭上或臉部長出黃色的結痂物, 甚至是青春痘!1歲以內的寶寶, 因為受到媽媽激素的影響, 所以容易發生皮脂腺分泌過盛的情形, 當油脂與污垢凝結, 就會產生黃色的結痂物。 這是一種脂漏性皮膚炎, 最常出現在頭皮上, 隨著寶寶長大症狀就會慢慢改善, 無須太擔心。
● 處理方式
若結痂處沒有變紅或發癢, 在家護理即可。 要注意保持清潔, 洗澡時用濕紗布沾溫水輕輕地洗, 並擦拭乾淨。
Advertisiment
4.嬰兒尿布疹
尿布疹是指被尿布覆蓋的地方, 有變紅、發炎的症狀, 並可能會長出一粒粒的疹子。 寶寶皮膚中的真皮厚度為大人的1/3~1/2, 又薄又敏感, 對外來的刺激抵抗力較弱!小屁股長時間包在尿布裡, 尿液與大便都是強烈的刺激物, 會刺激肌膚引起發炎的症狀, 而且尿布中濕熱的環境適合各種病原滋生, 因此, 要特別小心尿布疹。
● 處理方式
a.用水清洗:當寶寶大便時, 只要環境允許, 建議換尿布時用清水沖洗寶寶的小屁屁,
Advertisiment
b.勤換尿布:為了省錢將尿片反轉過來繼續使用的媽媽, 雖然小雞雞接觸的地方是乾爽的, 但是肛門處接觸尿漬也會導致尿布疹, 她表示, 不建議為了省錢, 讓寶貝的小屁屁不舒適。
c.搽專用藥膏:當寶寶有輕微的尿布疹, 可以搽凡士林或是含氧化鋅的羊脂膏, 或是購買市面上針對寶寶屁屁保養的藥膏, 搽在寶寶胯下、肛門周圍等接觸尿布的部位。 若小屁屁紅腫或是久未痊癒, 要就醫治療。
痱子˙對摩疹
痱子與對摩疹是嬰幼兒最常發生的肌膚問題, 在高溫、高濕的夏季更容易發作。
1.痱子
痱子是因汗腺開口阻塞發炎, 長出的紅色疹子。 一開始可能是白色的小顆粒, 若發炎嚴重就會變紅,
Advertisiment
2.對摩疹
對摩疹跟痱子很類似, 只是它長在會摩擦到的部位, 如腋下、脖子、腹股溝處等。 相較於其他部位的痱子, 因清潔不易又常處於潮濕狀態(流汗), 對摩疹容易反復發作與惡化。
● 處理方式
a.不要幫寶寶穿太多:寶寶還不會用口語清楚表達, 因此照顧者若沒有時時注意, 可能讓寶寶穿太多流了一身汗而沒察覺。 所以長痱子並不是夏天的專利, 臨床上也有寶寶冬天時被悶出一身痱子。
b.要勤於更換衣服:夏天時, 寶寶的內著以純棉、紗布這類可吸汗的材質為優, 而且發現寶寶汗濕了後, 要幫他把汗擦掉, 換上乾爽的衣服。 或者也可以在寶寶睡覺時, 用一條紗布巾貼在他容易出汗的背部,
Advertisiment
c.清洗時要撥開褶皺處:夏天時寶寶需要常洗澡, 這時要注意他皮膚的褶皺處, 如脖子、腋下、手臂與腿部關節內側、腹股溝、女孩外☆禁☆陰部等, 這些地方容易堆積汗水與污垢, 也是最容易長對摩疹的地方!
d. 痱子粉僅有預防作用:很多家長喜歡幫寶寶灑上痱子粉, 痱子粉無法“治療”痱子, 它的功能是幫助寶寶感覺乾爽, 僅有“預防與舒緩”的作用。 若沒注意控制室溫與頻繁擦拭汗水, 光灑痱子粉反而會使之結塊, 更加阻塞汗腺, 使痱子長得更嚴重。 另外, 含滑石粉的痱子粉讓寶寶吸入恐影響健康, 所以要選擇由玉米粉做成的痱子粉較安全。 而且, 與其選擇中藥行自行販賣、成分不明的“中藥痱子粉”, 選擇有清楚成分標示的市售產品還是比較安全。
寶寶也要注意防曬
6個月前的寶寶不建議塗抹防曬產品,可通過使用具防曬功能的遮蔽配件如帽子、遮陽罩避開陽光。6個月以上的寶寶,隨著活動量變大,開始有必要在戶外活動時,使用嬰幼兒專屬的防曬產品。
1.外出時防曬更要加強
夏天是玩水的季節,但是烈日下的沙灘、沙坑會反射紫外線,與柏油路的紫外線反射率相比,沙灘的反射率高出了10%~25%,更容易使寶寶發生急性曬傷!有些寶寶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長期暴曬,皮膚會出現紅、癢、脫皮、刺痛、起水泡等症狀,這是急性曬傷,此時家長應該帶寶寶去看門診,不應該自己隨意搽藥或是用偏方解決。
2.防曬產品先做過敏測試
擔心防曬產品不適合寶寶的膚質引發過敏,建議在正式使用產品前,先進行測試。方法是在寶寶手臂內側塗抹一點,若48小時中沒有過敏反應,就可使用。
TIPS: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存在日常生活中的真菌,最容易發炎的部位是胯下與小屁股褶皺處,很容易跟一般尿布疹混淆。若以搽尿布疹的藥膏(含類固醇)來治療念珠菌性皮膚炎,會造成症狀惡化,因此,要是發現皮膚褶皺深處有發炎、潰爛、衛星狀的膿泡,就不能視為一般的尿布疹,要儘快就醫治療。
TIPS:不要自行塗家種蘆薈
蘆薈有超過100種的種類,家中觀賞用自栽蘆薈有些不適合直接拿來塗在皮膚上,可能太過刺激,造成過敏。若寶寶曬傷想要塗蘆薈,建議購買有信譽且消毒滅菌過的產品來使用比較安全。
選擇有清楚成分標示的市售產品還是比較安全。
寶寶也要注意防曬
6個月前的寶寶不建議塗抹防曬產品,可通過使用具防曬功能的遮蔽配件如帽子、遮陽罩避開陽光。6個月以上的寶寶,隨著活動量變大,開始有必要在戶外活動時,使用嬰幼兒專屬的防曬產品。
1.外出時防曬更要加強
夏天是玩水的季節,但是烈日下的沙灘、沙坑會反射紫外線,與柏油路的紫外線反射率相比,沙灘的反射率高出了10%~25%,更容易使寶寶發生急性曬傷!有些寶寶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長期暴曬,皮膚會出現紅、癢、脫皮、刺痛、起水泡等症狀,這是急性曬傷,此時家長應該帶寶寶去看門診,不應該自己隨意搽藥或是用偏方解決。
2.防曬產品先做過敏測試
擔心防曬產品不適合寶寶的膚質引發過敏,建議在正式使用產品前,先進行測試。方法是在寶寶手臂內側塗抹一點,若48小時中沒有過敏反應,就可使用。
TIPS: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存在日常生活中的真菌,最容易發炎的部位是胯下與小屁股褶皺處,很容易跟一般尿布疹混淆。若以搽尿布疹的藥膏(含類固醇)來治療念珠菌性皮膚炎,會造成症狀惡化,因此,要是發現皮膚褶皺深處有發炎、潰爛、衛星狀的膿泡,就不能視為一般的尿布疹,要儘快就醫治療。
TIPS:不要自行塗家種蘆薈
蘆薈有超過100種的種類,家中觀賞用自栽蘆薈有些不適合直接拿來塗在皮膚上,可能太過刺激,造成過敏。若寶寶曬傷想要塗蘆薈,建議購買有信譽且消毒滅菌過的產品來使用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