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夏季腹瀉防脫水最重要

夏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季節, 每日數次至數十次, 有的帶有膿血, 常伴吐奶、發熱、腹脹、煩躁不安, 嚴重影響寶寶健康, 需及時治療。 但是, 對於腹瀉的寶寶, 防脫水最重要。

腸道發育不成熟是寶寶腹瀉主因

寶寶胃腸道發育未成熟, 胃酸比成人低, 加之夏季多喝飲料, 沖淡了胃液, 殺菌能力降低;寶寶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也比成人少, 不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天氣炎熱, 使消化液和酶分泌減少, 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 需要相對比成人多的營養物質攝入, 而營養物質又須經消化道來消化吸收,

Advertisiment
其負擔就會較重;夏季天熱, 細菌很容易生長繁殖, 加之吃的冷拌菜多, 增加了胃腸道感染的機會。

小兒腹瀉會突然表現為食欲不振、腹瀉、嘔吐, 多數是嘔吐完後又再腹瀉, 但也有同時引起嘔吐和腹瀉的情況, 患兒大便稀薄, 每日數次至數十次, 有的帶有膿血, 常伴吐奶、發熱、腹脹、煩躁不安。 在同時嘔吐和腹瀉的情況下, 如不及時補充水分, 很容易造成脫水。 對於有些患兒來說, 也可能會出現發熱、流鼻涕、咳嗽等症狀。 症狀輕微時, 多補充水分、多休息, 即可痊癒。 但是, 嬰兒的免疫力比較弱, 症狀較容易惡化, 如有出現腹瀉時, 必須前往醫院就診。

夏季寶寶腹瀉防脫水是關鍵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 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

Advertisiment
造成急性脫水。 而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 年齡愈小, 水分占體重的比例愈大。 患兒丟失相當於體重5%的水分, 即可出現脫水症狀(精神委靡、口渴, 煩躁、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超過15%就會出現抽搐、昏迷, 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 家長此時應該繼續讓孩子進食, 特別要注意攝入液體。 只有早期預防並及時糾正脫水, 才能使患兒儘早恢復健康。

另外, 應預防小兒腹瀉養成衛生習慣。 對夏季小兒感染性腹瀉的預防, 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防止病從口入。 便後要及時洗手, 不喝生水, 不吃變質食品, 生吃瓜果要洗淨。 尤其要強調的是, 冰箱不是“保險箱”, 置於冰箱內的食物仍有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

Advertisiment
另外, 隨著家用飲水機的普及, 由於未進行定期清洗或清洗不徹底, 成為兒童夏季腹瀉病新的感染源。 還要注意滅蠅滅蛆, 防止食品污染。 對家庭成員或兒童集體機構中出現的病人和帶菌者要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夏季寶寶腹瀉護理注意事項

1、不輕易使用止瀉藥

小兒發生腹瀉, 適當用點止瀉藥, 對防止體液過多損失是有益的, 但由於腹瀉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症狀, 因此, 在治療時應該針對病因用藥, 不要一見腹瀉就立即用止瀉藥, 濫用止瀉藥, 不僅不能治癒某些腹瀉, 相反, 對小兒還有一定的副作用, 尤其是小嬰兒。

2、正確應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Advertisiment
感染是主要原因, 其病原有細菌, 病毒, 真菌等, 需要抗感染治療, 但是抗菌藥物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使腹瀉加重或遷延不愈。 所以, 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範地使用抗生素。

3、不要簡單地認為禁食是必須的

夏天小兒腹瀉以2歲內的嬰幼兒為多見。 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為最常見, 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 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 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朵拉, 不吃不拉”, 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 殊不知, 腹瀉期間禁食, 饑餓狀態反而會增加腸蠕動而使腹瀉加重, 部分患兒會發生營養不良或生長停滯。 要鼓勵孩子進食, 脫脂奶、稀飯等都是較好的選擇。

Advertisiment
對小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或稀釋牛奶餵養2-3天, 隨後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4、記錄寶寶排便情況有助於診斷

寶寶腹瀉如果沒有出現發熱和嘔吐, 且有精神, 只是大便卻鬆軟時, 可進行半天的觀察。 當大便的次數增加, 且越來越稀時, 則需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一般會做一些簡單的血液及大便檢查, 開一些腹瀉及口服補液的藥物, 如果有血便時, 也會做大便的細菌培養檢查, 如果醫生判斷患兒為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 可能會用到抗生素。 但如果嚴重脫水時, 一般需要靜脈輸液及住院治療。 另外, 家長就診前應將之前糞便的情況、顏色、形狀(呈稀水便、糊狀便還是黏液膿血便)及次數記錄清楚, 以便醫生及時瞭解病情。 有些細心的家長還會把寶寶大便的照片用手機拍下來。

有些細心的家長還會把寶寶大便的照片用手機拍下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