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不適1:中暑
寶寶年齡小, 神經系統和皮膚調節體溫的能力都較差, 因此夏天比成人更易中暑。
餵養建議:
1.寶寶中暑後, 應給寶寶少量、多次飲水, 以淡鹽水和涼白開水為主, 也可以給寶寶喝一些鮮果汁, 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2.不要過量飲用熱水。 雖然中暑後需要補充水分和鹽分, 但過量飲用熱水反而會使寶寶因為大量出汗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流失, 嚴重時還可能引起抽風。
3.也不要食用冷飲、冷食給寶寶降溫, 因為涼性食品會損傷寶寶的脾胃。
4.寶寶中暑後應儘量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常見不適2:上火
上火, 意為人體陰陽失衡, 內火旺盛。 與大人相比, 生命力旺盛的小寶寶們更容易受到“上火”的侵害。 “上火”現象不僅容易發生在乾燥的秋冬季, 每逢換季或者炎熱的夏季也是寶寶“上火”的高發期。
餵養建議:
1.寶寶上火時, 飲食的總原則是:多喝水,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如:
蓮藕:以水煮服或稀飯煮藕為最好。
蘿蔔:以青蘿蔔為最佳, 紅皮白心者次之, 最好生吃,
Advertisiment
茴香、苦瓜、番茄等食物。
2.適當增加寒涼性和平性水果, 減少熱性水果的攝入。 如:
寒涼性水果:西瓜、梨、柚子、椰子、山竹等;
平性水果:蘋果、葡萄、木瓜、草莓、櫻桃、桑椹等;
熱性水果:龍眼、荔枝、芒果、榴槤等。
3.常吃綠豆粥、荷葉粥或綠豆湯、蓮子湯(不去蓮心)。
4.多吃山楂、山藥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食物。
5.寶寶儘量少吃高油、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 烹調方法多使用清燉、清蒸等方法。 少用油炸和紅燒方法。
常見不適3:感冒
寶寶感冒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鼻塞, 只能用嘴呼吸。 由於鼻塞, 咀嚼與呼吸就會顧此失彼, 吃東西會憋得難受, 即使是吃硬點的需要慢慢嚼的東西也只能囫圇吞棗, 來不及細嚼就咽了。
餵養建議:
1.感冒時吃流質、半流質食物就舒服多了。
Advertisiment
2.感冒發燒, 機體失水多, 吃點湯湯水水有利於補水和退燒。
常用的流質飲食有:米湯、藕粉、牛奶、豆漿、雞湯、蛋花湯、水果汁等。
半流質飲食有:粥、麵條、餛飩、雞蛋羹、魚泥、蝦仁泥、豆腐等。
常見不適4:腹瀉
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良, 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較少, 活力較低, 對食物的耐受力差, 不能適應食物質、量的較大變化。 又由於寶寶生長發育快, 所需營養物質較多, 消化器官負擔重, 經常處於緊張狀態, 因此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出現腹瀉。
餵養建議:
1.腹瀉時要注意補充鹽水、糖水。 可用150~180毫升的清水或米湯, 4個手指捏一小撮糖, 3個手指捏一小撮鹽, 放入清水或米湯中搖勻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糖要選擇葡萄糖,
Advertisiment
2.腹瀉時不宜禁食, 應吃含纖維素少的食物, 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如:大米粥、掛麵、牛奶、蛋羹、魚泥等。
3.少食多餐, 少用油。
4.有助於治療腹瀉的方法:
胡蘿蔔湯:將胡蘿蔔剁碎, 加3倍的水, 煮至胡蘿蔔全爛, 去渣取汁, 加糖飲。 有助於大便成形。
熟蘋果泥:將蘋果(洗淨帶皮)切成八九塊, 放一碗水, 用小火煮(或隔水蒸), 果爛即成。 熟蘋果所含的蘋果酸、奎寧酸有收斂止瀉之效。
荔枝山藥粥:幹荔枝肉、山藥各50克, 白術20克, 生薑3克, 煎至汁濃, 調入沸大米粥(100克)中煮片刻, 加入少許調料。
常見不適5: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幼兒常見病之一。 主要是由於胃腸道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蠕動功能失常而發生的消化功能紊亂或障礙。
Advertisiment
餵養建議:
1.寶寶平時進食要定時、定量, 寧可稍帶幾分饑, 也不宜過分飽。
2.寶寶消化不良時, 宜多吃易消化的小米稀粥、米湯等, 忌食油膩、辛辣、堅硬的食物。
3.消化不良時可以嘗試的食物:
橘皮粥:大米50克, 用水如常法煮米熬粥, 水沸後將10克橘皮研成細末放入粥中, 繼續熬至粥熟(或將蜜餞橘餅切碎後, 與大米一同入水中熬粥), 早晚餐食用。 可健脾、理氣、消食。
蘿蔔酸梅湯:將白蘿蔔250克洗淨, 切成薄片, 和洗淨的酸梅一起放入砂鍋內, 加入清水3碗, 煮沸, 用文火煮至剩1碗水, 加入白糖調勻即成。此湯可寬中、行氣、化積。
北芪燉鱸魚:鱸魚宰淨,去鱗片、腸雜;北芪25~50克,撕成細長條。一起放入大燉盅內,加水適量,燉1~2小時,去北芪渣,加鹽調味後即食。可健脾開胃。
加入白糖調勻即成。此湯可寬中、行氣、化積。北芪燉鱸魚:鱸魚宰淨,去鱗片、腸雜;北芪25~50克,撕成細長條。一起放入大燉盅內,加水適量,燉1~2小時,去北芪渣,加鹽調味後即食。可健脾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