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外傷 媽媽要學會急救法

不小心被開水燙了手, 走路摔跤蹭破了皮……春天到了, 放假在家的幼兒, 總會趁大人不注意, 製造一些小事故, 給自己帶來一些傷痛。

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時, 家長們千萬別著急, 掌握一些必備的應急措施,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孩子減輕傷痛。

蘇北醫院造口、傷口護理中心的國際造口治療師張薇給家長們提出建議和指導。

燒燙傷 幹毛巾包冰塊敷傷口

當孩子被熱油、熱湯、開水燙傷, 或者被火焰燒傷後, 可以用幹毛巾包上冰塊敷在創口上, 或者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 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的熱度,

Advertisiment
防止熱力持續穿透到組織的深部。

如果有衣服粘在傷口上, 應泡濕衣服後, 再小心將其除去, 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 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 儘量避免將水皰弄破。

張薇說, 家長可用清潔乾淨的手帕、布條或紗布等覆蓋孩子的受傷部位, 不要在受傷部位塗抹醬油、醋等, 這些對傷口的癒合幫助不大, 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 並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刺劃傷 先擠壓創口殘留物

孩子被細長的玻璃片、針、釘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後, 留下的傷口一般較小且較深。 而被玻璃或者刀劃傷的傷口有淺有重, 需要家長第一時間止血。

張薇說, 送孩子去醫院前, 父母可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 如果是刺傷, 首先要瞭解傷口是否殘留有刺傷物,

Advertisiment
沒有刺傷物, 可以首先擠壓傷口, 讓它流出一些血液, 再外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 然後外塗碘伏。 如果仍有殘留的刺傷物, 可以用消毒後或火燒後的鑷子取出, 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

如果孩子是劃傷, 而且傷口較大時, 張薇提醒, 家長要緊按創口的近端動脈, 壓迫止血, 再貼上創可貼或用乾淨紗布紮緊。

蹭擦傷 先用生理鹽水沖洗

孩子蹭傷、擦傷的情況很多, 通常都是表皮受傷, 傷勢一般比較輕微。 對此, 張薇表示, 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 家長可用碘伏、酒精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 然後塗上抗菌軟膏, 或暴露, 或用乾淨的消毒紗布包紮好, 小的創口也可貼上創可貼。

“如果擦傷面積大、傷口上沾有汙物,

Advertisiment
則必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 如果沒有生理鹽水, 可用清水沖洗乾淨傷口, 然後用碘伏塗抹傷口及周圍組織, 再塗上抗菌軟膏。 ”張薇提醒說, 如果受傷部位腫脹明顯、滲血較多, 最好及早到醫院治療。

砸傷 輕度紅腫可不處理

如果孩子被重物砸傷或擠傷後, 只出現輕度的皮膚紅腫疼痛, 並無皮膚破損, 張薇建議可先觀察, 暫時不需處理。

但如果出現皮膚破損, 可按擦傷進行處理, 如果出現皮膚瘀血、破裂甚至疼痛劇烈等重度砸傷和擠傷, 張薇建議家長儘快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