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多大可以不用紙尿褲?

BB多大停用紙尿褲比較好?

寶寶什麼時候停用紙尿褲比較好呢?這是很多媽媽關心的問題。 紙尿褲是寶寶用品之一, 使用頻率非常高。 那麼寶寶使用紙尿褲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由於嬰兒大腦機能發育尚未完善, 對基本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 而且控制排便排尿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也尚未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 即使你不穿紙尿褲, 寶寶該尿還得尿, 因為這是由身體發育決定的。 正如許多育兒專家所說, 如果你把尿成功, 並不是寶寶會憋尿了, 可能僅僅是因為你找准了寶寶排尿的時間,

Advertisiment
比如喝奶之後或是睡覺醒來。

使用紙尿褲真的會影響寶寶學會憋尿?

一般來說, 寶寶通常要到3歲左右才會自如地控制排便排尿, 在這之前尤其是一歲半以前由於寶寶對大小便的把控能力有限。 這是由於嬰兒大腦機能發育尚未完善, 對基本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 而且控制排便排尿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也尚未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 即使你不穿紙尿褲, 寶寶該尿還得尿, 因為這是由身體發育決定的。 正如許多育兒專家所說, 如果你把尿成功, 並不是寶寶會憋尿了, 可能僅僅是因為你找准了寶寶排尿的時間, 比如喝奶之後或是睡覺醒來。

但是, 紙尿褲是不是就真的一點也不會影響寶寶學會憋尿呢?我們先在看看紙尿褲的作用,

Advertisiment
第一迅速吸水, 第二表面乾爽, 除了尿包漲了有點重之外, 寶寶並不會有過多的不適, 就相當於隨身攜帶了一個方便的尿盆, 想尿就尿。 再來看看寶寶不穿紙尿褲會怎麼樣?小一點的時候當然還是該拉就拉, 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 他會發現拉在褲子上濕噠噠的不太舒服, 如果加上大人的悉心指導, 寶寶是有可能學會憋尿並去指定的地方方便的。

一歲以下寶寶不宜把尿

要不要給寶寶把尿, 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 支持給寶寶把尿的家長認為, 把尿方便, 環保還可以節約成本;反對給寶寶把尿的家長則認為嬰兒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還不足夠成熟, 無法有意識地自控排便,

Advertisiment
家長強制性地把尿, 給寶寶的生理與心理都造成了傷害。

專家指出, 一般不建議一歲內的寶寶進行把尿訓練, 因為家長掌握的時間不對, 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 反而給以後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 “不過有的孩子如果對把尿不抗拒, 家長又比較準確掌握孩子尿的規律, 也不反對給孩子把尿。 ”

寶寶剛出生時器官發育還不成熟, 膀胱容量小, 腎臟代謝也不完善。 大部分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 膀胱才能發育得能憋住尿了, 才能明白自己必須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 並會提前告訴你。 另外, 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後, 一般都能靈活坐、站、行走、蹲、起了, 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 從生理上看, 他們開始能夠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與“放”;從心理上看,

Advertisiment
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

此時可以訓練寶寶表達“尿意”, 同時, 訓練寶寶坐盆。 為了培養孩子如廁習慣, 建議家長做出榜樣, 帶孩子去衛生間, 告訴孩子小便要去衛生間, 尿到馬桶裡, 孩子往往喜歡模仿, 當孩子往馬桶裡尿後要及時表揚孩子, 以鞏固這個行為,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如廁的習慣。

寶寶多大可以停止使用紙尿褲?

目前國內的新媽媽們更能接受西方的育兒觀點, 即不輕易給孩子把尿, 認為這樣不僅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比如肛裂、尿頻等, 而且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影響親子關係。 但是正如我們信奉西方育兒觀點一樣, 西方也開始向我們學習一些傳統的東西, 因為早已習慣紙尿褲的西方孩子在訓練排便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抵觸情緒,

Advertisiment
中式把尿也開始悄然流行。

建議大家可以中西結合, 在一歲半之前尤其是一歲之前還是儘量使用紙尿褲, 讓寶寶能隨心所欲的大小便, 不造成心理負擔, 也能好好睡覺。 一歲半以後可以在白天可以嘗試去掉紙尿褲, 訓練孩子小便到便盆或者馬桶裡, 夜間仍需要使用紙尿褲, 隨著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強, 再逐漸去掉夜間紙尿褲。

另外, 停用紙尿褲的最好時機是夏季, 因為在冬天突然停用, 孩子尿床後濕漉漉地躺著, 容易感冒。 特別是在會走路之後, 走起路來會磨腿。 這樣, 孩子會劈開腿走路, 時間一長對孩子腿形發育很不利, 影響他們的行走姿勢。

紙尿褲會使寶寶“O”型腿?

很多人都認為:小孩“O”型腿,跟穿紙尿褲有很多關係,特別是穿紙尿褲時間長的話,就更容易導致。其實,大家都冤枉紙尿褲了,這個跟它一點關係都沒有。

孩子O型腿,主要是缺鈣和承重。當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兩個下肢就開始承重,此時如果鈣補充得不夠,骨質鈣化不好,腿就容易因為承重而被壓彎成O型腿(小腿脛骨向內旋轉)、X型腿。

而為了更好地防漏,紙尿褲往往會把襠部加寬,但其實加寬襠部只會讓孩子的雙腿暫時向外掰,這跟O型腿的小腿脛骨向內旋轉不是同一個概念哦。

寶寶如廁訓練的時間

擺脫了紙尿褲之後就要開始給寶寶如廁訓練了,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比較合適呢?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現,就表示他可以接受如廁訓練了。

1.孩子經常說我可以自己來做,這表示他想變得更獨立。

2.他已形成自己的排便習慣,比較定時,而且在快要大便的時候會臉紅、神情專注。

3.他能自如地自行穿上褲子和脫下褲子。

4.男孩子很有興趣跟他爸爸一起是上廁所,並模仿爸爸的動作。

5.他的體格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己走到放置便盆的地方,坐在便盆上解決。

6.他知道尿尿和大便的區別,他可能會在你給他換尿布的時候提到這些。

7.你可能發現他能較長時間不尿濕尿布,最長能達到3-6小時的持續乾爽狀態。這顯示他的膀胱功能和控制能力都在不斷提高。

8.他能理解你的話,並聽從一些簡單的指令,譬如“去把你的小熊拿來。”

9.他開始能意識到自己需要大小便時的那些感覺,而且能表現出來,譬如樣子看起來很不自在、身體蜷縮起來。很快他就能學會在大小便之前告訴你他的這些需要。

10.如果尿布濕了,他會覺得不舒服,而且會向你抱怨求助。

11.他可能在每次尿濕之後都會把紙尿褲扯下來,這意味著他可能一天要用上10條紙尿褲。如果真的是這樣,簡單地計計成本,你就會發覺是時候讓孩子學習用便盆解決問題了。

選擇寶寶紙尿褲的注意事項

1.吸收尿液力強、速度快

紙尿褲含有高分子吸收劑,吸收率可達自身的100~1000倍,而且不會再被擠出來。最早的紙尿褲主要是絨毛漿,所以很厚。加入了高分子吸收劑後,紙尿褲越變越薄,更加舒適。所以看吸收力並不取決於厚薄,甚至恰恰相反。高吸水性的可減少更換次數,不會打擾睡眠中的寶寶;還可減少尿液與皮膚接觸時間,減少尿布疹的發生概率。

2.透氣性能好、不悶熱

寶寶使用的紙尿褲如果透氣性不好,很容易導致嬰兒患尿布疹。透氣性不好的紙尿褲會使男嬰陰囊局部環境溫度增高,可能會影響嬰兒的睾丸發育,尤其是一歲以後的嬰兒更應注意。

3.表層乾爽,尿液不回滲、不外漏

倘若寶寶的小屁股總是與潮濕的表層保持接觸,很容易患尿布疹。新生寶寶長時間躺著,臀部和腰部壓著尿褲,腿部及腰部要設有防漏立體護邊,但不能因防漏而太緊。尿褲表層的材質也要挑選乾爽而不回滲的。另外最好選擇四層結構的紙尿褲,即多加了一層吸水纖維紙,更少滲漏。

4.觸感舒服,品質好

觸覺是人類發展最早的感覺器官,胎兒早在三個月時就已經存在,和視覺、聽覺一樣影響著寶寶的潛能發展。嬰兒肌膚的觸覺非常敏銳,對不良刺激更加敏感,只要有一點點的不適,嬰兒就會感到非常不舒服。紙尿褲與嬰兒皮膚接觸的面積是很大的,且幾乎24小時不離。所以要選擇內衣般超薄、合體、柔軟,材質觸感好的紙尿褲,給寶寶提供舒適的觸覺經驗。

5.護膚保護層

尿布疹的成因,主要是尿便中的刺激性物質直接接觸皮膚。目前市面上已有紙尿褲添加了護膚成分,可以直接借著體溫在小屁屁上形成保護層,隔絕刺激,並減少皮膚摩擦,讓寶寶擁有更舒服的膚觸感。

6.價格適中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紙尿褲品牌多,價格高低不等。經濟條件好的可選擇比較高級的進口紙尿褲。國內生產的紙尿褲品質比較可靠,因為生產商投資較大,主要原材料依賴進口,價格仍然不低。購買基本功能好的,批量購買,購買本地產品,混合使用,這些都是降低費用的好辦法,但品質越有保證的產品總是越貴,不主張媽媽一味追求低價位。

7.適合寶寶的尺碼

不同尺寸的紙尿褲已相當完備。可參考包裝上的標示購買。腰圍要緊貼寶寶腰部,膠貼貼於腰貼的數字指示1至3之間比較合適。如膠貼貼於3號指示上,說明紙尿褲的尺寸小了,下次購買時選大一碼的紙尿褲。檢查腿部橡皮筋鬆緊程度,若太緊,表示尺碼過小。若未貼在腿部,表示尺碼過大。

紙尿褲會使寶寶“O”型腿?

很多人都認為:小孩“O”型腿,跟穿紙尿褲有很多關係,特別是穿紙尿褲時間長的話,就更容易導致。其實,大家都冤枉紙尿褲了,這個跟它一點關係都沒有。

孩子O型腿,主要是缺鈣和承重。當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兩個下肢就開始承重,此時如果鈣補充得不夠,骨質鈣化不好,腿就容易因為承重而被壓彎成O型腿(小腿脛骨向內旋轉)、X型腿。

而為了更好地防漏,紙尿褲往往會把襠部加寬,但其實加寬襠部只會讓孩子的雙腿暫時向外掰,這跟O型腿的小腿脛骨向內旋轉不是同一個概念哦。

寶寶如廁訓練的時間

擺脫了紙尿褲之後就要開始給寶寶如廁訓練了,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比較合適呢?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現,就表示他可以接受如廁訓練了。

1.孩子經常說我可以自己來做,這表示他想變得更獨立。

2.他已形成自己的排便習慣,比較定時,而且在快要大便的時候會臉紅、神情專注。

3.他能自如地自行穿上褲子和脫下褲子。

4.男孩子很有興趣跟他爸爸一起是上廁所,並模仿爸爸的動作。

5.他的體格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己走到放置便盆的地方,坐在便盆上解決。

6.他知道尿尿和大便的區別,他可能會在你給他換尿布的時候提到這些。

7.你可能發現他能較長時間不尿濕尿布,最長能達到3-6小時的持續乾爽狀態。這顯示他的膀胱功能和控制能力都在不斷提高。

8.他能理解你的話,並聽從一些簡單的指令,譬如“去把你的小熊拿來。”

9.他開始能意識到自己需要大小便時的那些感覺,而且能表現出來,譬如樣子看起來很不自在、身體蜷縮起來。很快他就能學會在大小便之前告訴你他的這些需要。

10.如果尿布濕了,他會覺得不舒服,而且會向你抱怨求助。

11.他可能在每次尿濕之後都會把紙尿褲扯下來,這意味著他可能一天要用上10條紙尿褲。如果真的是這樣,簡單地計計成本,你就會發覺是時候讓孩子學習用便盆解決問題了。

選擇寶寶紙尿褲的注意事項

1.吸收尿液力強、速度快

紙尿褲含有高分子吸收劑,吸收率可達自身的100~1000倍,而且不會再被擠出來。最早的紙尿褲主要是絨毛漿,所以很厚。加入了高分子吸收劑後,紙尿褲越變越薄,更加舒適。所以看吸收力並不取決於厚薄,甚至恰恰相反。高吸水性的可減少更換次數,不會打擾睡眠中的寶寶;還可減少尿液與皮膚接觸時間,減少尿布疹的發生概率。

2.透氣性能好、不悶熱

寶寶使用的紙尿褲如果透氣性不好,很容易導致嬰兒患尿布疹。透氣性不好的紙尿褲會使男嬰陰囊局部環境溫度增高,可能會影響嬰兒的睾丸發育,尤其是一歲以後的嬰兒更應注意。

3.表層乾爽,尿液不回滲、不外漏

倘若寶寶的小屁股總是與潮濕的表層保持接觸,很容易患尿布疹。新生寶寶長時間躺著,臀部和腰部壓著尿褲,腿部及腰部要設有防漏立體護邊,但不能因防漏而太緊。尿褲表層的材質也要挑選乾爽而不回滲的。另外最好選擇四層結構的紙尿褲,即多加了一層吸水纖維紙,更少滲漏。

4.觸感舒服,品質好

觸覺是人類發展最早的感覺器官,胎兒早在三個月時就已經存在,和視覺、聽覺一樣影響著寶寶的潛能發展。嬰兒肌膚的觸覺非常敏銳,對不良刺激更加敏感,只要有一點點的不適,嬰兒就會感到非常不舒服。紙尿褲與嬰兒皮膚接觸的面積是很大的,且幾乎24小時不離。所以要選擇內衣般超薄、合體、柔軟,材質觸感好的紙尿褲,給寶寶提供舒適的觸覺經驗。

5.護膚保護層

尿布疹的成因,主要是尿便中的刺激性物質直接接觸皮膚。目前市面上已有紙尿褲添加了護膚成分,可以直接借著體溫在小屁屁上形成保護層,隔絕刺激,並減少皮膚摩擦,讓寶寶擁有更舒服的膚觸感。

6.價格適中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紙尿褲品牌多,價格高低不等。經濟條件好的可選擇比較高級的進口紙尿褲。國內生產的紙尿褲品質比較可靠,因為生產商投資較大,主要原材料依賴進口,價格仍然不低。購買基本功能好的,批量購買,購買本地產品,混合使用,這些都是降低費用的好辦法,但品質越有保證的產品總是越貴,不主張媽媽一味追求低價位。

7.適合寶寶的尺碼

不同尺寸的紙尿褲已相當完備。可參考包裝上的標示購買。腰圍要緊貼寶寶腰部,膠貼貼於腰貼的數字指示1至3之間比較合適。如膠貼貼於3號指示上,說明紙尿褲的尺寸小了,下次購買時選大一碼的紙尿褲。檢查腿部橡皮筋鬆緊程度,若太緊,表示尺碼過小。若未貼在腿部,表示尺碼過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