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夜間發燒,怎麼降溫?

為什麼孩子晚上熱度會高?

孩子大多數都是在晚上或是半夜發燒, 但只要你能仔細觀察就能發現至少是下午就會有一定徵兆的, 俗話說孩子不會裝病, 只要沒什麼大礙, 孩子都會顯的很活潑, 這就容易被家長忽略, 可到了晚上, 孩子安睡以後, 體溫在被子的唔蓋下, 就會隨之上升, 發燒占夜間急診的80%左右。

孩子發熱有什麼辦法降溫?

孩子一發燒, 家長就最緊張了。 發燒多數是反復發作的, 因此, 家庭護理顯得相當重要。 寶寶發燒時, 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溫, 如果體溫超過38.5℃, 才選用藥物降溫。 在使用藥物降溫的同時,

Advertisiment
也要配合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 補充體液, 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 而且非常有效實用, 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 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 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 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 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 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 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 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水的溫度32~34oC比較適宜, 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 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 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 其實, 恰恰相反, 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可以幫寶寶降溫。

Advertisiment
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 使體溫緩慢下降。 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 以利降溫, 需少穿衣服。 有條件者, 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 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 特別是夏天, 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 放在陰涼的地方, 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 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 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 很流行, 其實退熱效果一般, 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 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 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 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 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藥物降溫

1、口服退熱藥主要有:美林(布洛分)混懸劑與泰諾林口服溶液,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 選用的劑型是不同的。

Advertisiment
美林和泰諾林退燒效果都不錯, 退燒過程比較溫和, 口服退熱藥後20-30分鐘開始起效, 一小時左右達到高峰, 退燒作用持續4-6小時, 而且是果汁味, 口感好。 這兩種藥對於發燒的孩子, 都是相對安全的, 不會引起溶血, 可以放心使用, 是口服退燒藥的首選。

2、退熱栓劑是從肛門塞入的藥物, 主要由直腸吸收, 效果比較快速。 如果孩子拒絕口服藥物, 退熱栓就是最好的選擇。 使用時需要注意, 一定要根據醫囑要求的劑量使用, 不可以頻繁使用, 腹瀉的寶寶是禁忌使用的。

3、發燒哪些反應的時候要注意?

孩子發熱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家長要注意觀察體溫變化情況, 一般來說, 使用退熱藥後30-60分鐘可以複查體溫, 看看藥物的效果。

Advertisiment
究竟要不要到醫院, 主要根據孩子的全身情況。

觀察孩子精神狀態。 如果孩子發燒雖高, 但孩子的精神狀態尚好, 服藥退熱後仍能笑能玩, 與平時差不多, 表明孩子病情不重, 可以放心在家中繼續觀察。 如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 甚至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如抽搐、噴射性嘔吐, 則提示病重, 應趕快去醫院。

觀察孩子面色。 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 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 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 眼神發呆, 則說明病情嚴重, 應送醫院。

查看皮膚是否發紫、變涼, 若存在則提示迴圈衰竭, 這種情況需要去醫院。

觀察孩子有無腹痛和膿血便, 不讓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 膿血便提示痢疾等, 也必須上醫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