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便。 胎便呈深綠色、墨綠色或黑色黏稠糊狀, 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 3—4天胎便可排盡。 吃奶之後, 大便逐漸轉成黃色。
一般情況下, 餵奶粉的嬰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 且多為成形便, 常常有便秘現象。 而母乳餵養嬰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 次數多少不一, 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 有的嬰兒則與之相反, 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 但糞便並不幹結, 仍呈軟便或糊狀便, 排便時要用力屏氣, 臉漲得紅紅的, 好似排便困難, 這也是母乳餵養兒常有的現象,
Advertisiment
添加輔食前, 寶寶吃的食物水分含量較多, 所以大便含水量也比較多。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是不成形的, 一般為糊狀或水狀, 裡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 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質地較硬, 基本成形。 添加輔食(尤其是固體食物)後, 寶寶的大便會慢慢成形變硬, 逐漸接近成人。
若寶寶大便為黃色, 水分多、糞質少, 這可能表示寶寶有病毒性腸炎了, 多發於4個月後的寶寶。 4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水分也很多, 媽媽很難判斷是否是蛋花湯樣大便。 那就看寶寶的其它情況。 如果食欲正常、體重增長良好, 那沒有問題。 如果本來大便就變少, 添加輔食後突然變成蛋花湯, 那就要及時就醫。
總之,
Advertisiment
別看寶寶拉地多, 但生理性腹瀉的寶寶一般都會長得比較胖地。 如果去醫院, 醫生會告訴你是生理性腹瀉。 一般母乳餵養的6個月內的寶寶會出現這個現象, 奶粉餵養的則不會。 可能跟母乳濃稠, 嬰兒消化酶不足有關。 建議母親應充分飲水, 少吃油膩的東西, 適當補充蛋白類食物, 避免乳汁過於濃稠。 也不要讓寶寶長時間吸空乳☆禁☆房。 媽媽應該把最後很濃稠的奶汁用吸奶器吸掉, 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吃後消化不良,
Advertisiment
另外, 注意嬰兒的臀部護理, 勤換勤洗尿布, 勤洗屁股。 洗後擦些鞣酸軟膏, 以保護皮膚。 或者每次便後, 塗上熟芝麻油或專用護臀霜。 “生理性腹瀉”不是病, 不需要藥, 不必為了使嬰兒大便成形而放棄母乳餵養。 寶寶這種情況會隨著輔食的添加自動好轉。 家長也不要為了大便成形而給寶寶早添加輔食。 這樣做, 是得不償失的。
如果是混合餵養或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則需要4個月時候添加輔食, 並平時要注意多喂水了。 建議最好6個月內寶寶純母乳餵養。 就是不加水等任何輔食。 藥, 維生素等除外。 純母乳餵養完全可滿足寶寶六個月的生長需要。 更加不必擔心夏天的時候寶寶會口渴, 母乳含有百分之八十的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