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_寶寶大便為什麼不成形

養生之道網導讀:

你知道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嗎?寶寶的大便往往能直觀反映寶寶的身體狀況, 而當寶寶的大便不成形時該怎麼辦呢?究竟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有哪些?下麵小編為您解答。

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

1、新生兒寶寶排胎便, 所以便便不成形

寶寶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便。 胎便呈深綠色、墨綠色或黑色黏稠糊狀, 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 3—4天胎便可排盡。 吃奶之後, 大便逐漸轉成黃色。

2、母乳餵養的寶寶剛開始可能會出現糊狀便便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嬰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 次數多少不一, 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 一般為糊狀或水狀, 裡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 有的嬰兒則與之相反, 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 但糞便並不幹結, 仍呈軟便或糊狀便, 排便時要用力屏氣, 臉漲得紅紅的, 好似排便困難, 這也是母乳餵養兒常有的現象, 俗稱“攢肚”。

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質地較硬, 基本成形。 添加輔食後, 寶寶的大便會慢慢成形變硬, 逐漸接近成人。

3、已經吃飯的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可能是進食過快

對於已經吃飯的寶寶來說, 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因為他吃飯速度過快引起的。 人的口腔唾液裡含有唾液澱粉酶, 食物進入口向後, 唾液可以和它充分的混合,

Advertisiment
經過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使食物初步消化。 孩子的咀嚼能力有限, 如果吃的過快, 咀嚼不細, 食物沒有經過初步消化就進入胃裡, 因此吸收就差, 大便不容易成形。 這種情況下, 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細嚼慢嚥的習慣, 少讓他吃生冷食物, 以免傷及脾胃, 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4、需要爸爸媽媽警惕的寶貝大便不成形的情況:

若寶寶大便為黃色, 水分多、糞質少, 這可能表示寶寶有病毒性腸炎了, 多發於4個月後的寶寶。 4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水分也很多, 媽媽很難判斷是否是蛋花湯樣大便。 那就看寶寶的其它情況。 如果食欲正常、體重增長良好, 那沒有問題。 如果本來大便就變少, 添加輔食後突然變成蛋花湯, 那就要及時就醫。

Advertisiment

寶寶大便不成形的症狀不同, 應對方法有不同:

1、黃膩便: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出現大便不成型的問題,雖然不成型,如果寶寶是健康的,那麼寶寶的大便雖然不成型,但是很細膩,是黃色的軟便。

2、大便散狀:

大便中含有沒有消化的奶瓣, 致使寶寶的大便是散狀的, 大便比較稀時會呈現蛋花狀,優酪乳味。 這是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消化功能沒有達到正常水準, 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欠消化大便”。

3、稀水便:

如果寶寶有稀水便, 那麼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 這很可能是由於消化道感染引起的。

4、黏液樣便或大便顏色深黃或帶血色:

但是在判斷寶寶大便顏色的時候要首先排除食物或藥物對大便的影響。 如果不是食物或藥物所致,就應該即使就醫。

Advertisiment
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是寶寶腸道發生問題卻沒有及時處理後惡化的結果。

5、泡沫便:

寶寶的腹部受涼, 大便中就會出現大量的泡沫。

溫馨貼士:

寶寶大便不成形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但是時間長了對寶寶的身體也會有一些影響的, 而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有很多, 爸爸媽媽一定要找准原因再對症下藥哦。

Advertisiment

如何預防大便不成形?

1、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要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排便時間(最好是早晨), 到時候不管有無便意, 或能不能排出, 都要按時蹲廁所, 只要長期堅持, 就會形成定時排便的條件反射。

2、調整飲食

平時應多吃些含纖維素多的食物, 如粗制麵粉、糙米、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 以增加膳食纖維, 刺激和促進腸道蠕動。 芝麻和核桃仁有潤腸作用, 可以適當多吃一點。

3、適當多飲水

每天早晨空腹時最好能飲一杯溫開水或蜂蜜水, 以增加腸道蠕動, 促進排便。 平時也應多飲水, 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4、保持樂觀的情緒

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導致或加重便秘。因此,要經常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動輒生氣上火,以避免便秘的發生。

精神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導致或加重便秘。因此,要經常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動輒生氣上火,以避免便秘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