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大便是健康信號 媽媽莫忽略

寶寶的大便媽媽莫嫌棄哦, 因為通過觀察寶寶大便, 能瞭解寶寶的健康, 也是調整孩子飲食的重要依據哦。 因此, 媽媽要瞭解對寶寶每天的大便次數, 每次寶寶大便後, 媽媽都要在光亮處仔細觀察, 看性狀, 聞氣味, 隨時發現寶寶的問題, 做出對應的措施哦。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大便的相關知識。

新生兒大便次數
小兒出生後十小時內開始排出胎便, 為黑綠或深綠色, 粘稠、無臭、有點像鋪路用的瀝青。 胎便是由膽汁、腸道分泌物、脫落上皮細胞和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組成。 一般在二至三天內排完,
Advertisiment
每天約3—5次。 若生後二十四小時不見胎便, 應懷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糞便梗阻, 須及時診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 胎便逐漸過渡到普通嬰兒糞便。 四個月以內以乳類為主食的小嬰兒, 其正常大便多為糊狀, 稠度均勻, 頗像細沙和水後的膏狀, 可有少許如辣椒籽大小的顆粒狀物。
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黃色, 偶而稀薄如水後濃羹樣, 可微帶綠色, 有酸味, 無臭, 每日排便二至四次。
初生時可能次數多些, 每天四至五次, 甚至每次餵奶後都要排便。 這是因為母乳容易消化, 利於排出, 以及腸道輸入食物後的反射性蠕動。
另外, 出生後一至二個月內, 孩子每次排便時, 好像非常用勁, 全身肌肉都收縮, 小臉漲得通紅。
Advertisiment
這是因為孩子神經發育還不健全, 神經衝動還不能分化, 一個排便衝動引致全身肌肉收縮, 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 或相反, 二至三天才排一次, 但大便性狀如常, 孩子體重增加, 精神狀態好, 則不必過濾。
從寶寶大便識健康

·大便灰白色, 同時寶寶的鞏膜和皮膚呈黃色, 有可能為膽道梗阻或膽汁粘稠或肝炎。
·大便黑色, 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療貧血的鐵劑藥物所致。
·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 可能是大便乾燥, 或者是肛門周圍皮膚皺裂。
·大便為赤豆湯樣, 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早產兒。
·大便淡黃色、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數都比較多,
Advertisiment
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 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大便次數多、量少、呈綠色或黃綠色、含膽汁、帶有透明絲狀粘液、寶寶有饑餓的表現, 為奶量不足, 饑餓所致或因為腹瀉。
·大便粘液性, 鼻涕狀帶血, 多為痢疾。
如何預防嬰兒大便乾燥

1)飲食要清淡。 寶寶上火要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炸、煎烤累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 夏天對於桂圓、荔枝、芒果等熱性水果也要少吃。
2)多飲水。 寶寶早上起來就喝白開水, 這樣可以補充晚上丟失的水分, 清理腸道, 排除廢物, 喚醒消化系統及整體機能的恢復, 清潔口腔等。 半小時後再喝奶或吃主食, 吃完後再喝幾口水以清潔口腔。 有些寶寶不愛喝白開水,
Advertisiment
也可以喝些果汁。
3)安全用藥。 寶寶上火一定要及時治療, 而且要選擇藥性溫和的兒童專用藥, 目前媽媽們用的比較多的是三公仔小兒七星茶。 三公仔小兒七星茶這類去火藥物, 是中成藥, 其中主要四味藥:山楂、薏苡仁、淡竹葉、甘草均為藥食同源, 無副作用, 安全有保證, 而且口味甘甜適中, 寶寶樂於服用。
4)成定時排便好習慣。 一般來說, 寶寶3個月左右, 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每天早晨餵奶後, 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 並發出嗯嗯聲, 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5)做嬰兒操。 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 導致排便不暢。 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 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
Advertisiment
或給寶寶一個球, 和他一起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