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天一黑就要找媽媽,可能是黃昏焦慮症

有媽媽說, 寶寶白天乖乖的, 很樂意自己玩兒, 對媽媽愛理不理的, 可天一黑就開始找媽, 對媽媽的依戀突然加深, 而且"發作"時間"比鬧鐘還準時", 覺得特別"靈異"。 很多寶寶一到黃昏時刻就會顯得煩躁, 愛哭鬧, 父母怎麼哄也很難讓寶寶安靜下來, 這種情況我們叫做寶寶的黃昏焦慮症。 讓我們幫你找出他焦慮的原因, 以及撫慰他的辦法。

為什麼會有"黃昏焦慮症"?

其實, 我們成年人到了傍晚, 也會覺得疲倦, 勞累, 但是因為成人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弱化這種狀態, 所以影響不大。 小寶寶則因為神經發育不完全,

Advertisiment
還不能夠排除黃昏疲倦壓力。 所以就會表現出在黃昏時段, 哭鬧不安。

很多寶寶對一天的結束有著敏感的反應, 加上寶寶在亮堂堂的環境中快樂玩耍了一天, 而忽然發現天黑了, 環境不一樣了, 會倍感不適應, 從而出現煩躁不安的情緒。

另外, 很多寶寶在白天"貪玩", 沒休息好, 到了傍晚就感到疲倦、勞累。 而偏偏這個時候在外工作的家人都回家了, 吵鬧不堪, 或者大家都忙著做飯什麼的, 沒有人好好哄寶寶睡覺。 這無疑能讓寶寶更感疲勞, 而又與渴望的睡眠越來越遠, 從而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釋放自己的情緒。

撫慰患上"黃昏焦慮症"的寶寶

其實, 寶寶黃昏焦慮症並沒有那麼神秘, 它只是寶寶生理和心理共同影響的結果。

Advertisiment
而不同年齡段的寶寶, 其黃昏焦慮症的確切原因又有所區別, 媽媽們可以"對症下藥", 找到撫慰寶寶的辦法。

3個月:疲勞, 難以入睡

專家指出, 出生後的頭3個月裡, 嬰兒的大腦還無法調節自己的行為, 例如迅速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 從壓力中解脫出來。 此外, 嬰兒分泌的褪黑素非常少, 而這種化學物質則有助於我們養成有規律的睡眠習慣。 睡眠對於小嬰兒來說, 是消除疲憊、恢復體力最有效的辦法。 但是, 最疲憊的時候卻無法入睡, 越發讓他們煩躁不安。

安撫方法:可以嘗試使用繈褓包, 如果包裹得合適, 1~4個月的嬰兒很容易平靜下來。 因為這種感覺可以讓他們回想起在媽媽子宮內的感受。 由於行為受到限制,

Advertisiment
孩子就不容易弄痛自己, 不會讓自己感到很累。 這樣一來孩子哭鬧的次數就會明顯減少。

6~7個月:疲勞, 不願入睡

儘管孩子在4~6個月期間, 表現得比較平靜, 但他們仍然不會完全放鬆:當他們長到6~7個月大時, 他們會遇到新的問題從而導致午後焦慮再次出現。 專家指出, 在這個階段,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強, 他們對任何新事物都感到興奮不已, 因此他們往往不願睡覺休息, 結果就會變得非常疲勞。

安撫方法:如果孩子總是在下午4點左右表現出焦躁不安, 你可以試著調整他的午睡時間, 或者增加睡眠次數。 另外, 你應該想到孩子的焦躁情緒也有可能是饑餓所致。 你可以先給他喂些奶。 如果他已經能夠吃固體食物了, 你也可以給他喂些零食。

Advertisiment

10個月:疲勞, 活潑好動

10個月大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匍匐前進和爬行, 這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 有了更多吸引他們注意力的事物。 活潑好動是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 但是, 活潑好動的孩子從早到晚忙個不停, 最容易感到疲勞。 這使他們午後的情緒更加焦躁, 因為此時他們的身體已經感到疲倦, 但好奇心仍然驅使他們去嘗試各種新事物。

安撫方法:抱著寶寶, 溫柔地和寶寶聊天或是低聲哼唱他熟悉的歌曲, 為寶寶製造出一個平靜的氛圍, 也可以讓寶寶慢慢地安靜下來。 另外, 可以每天固定傍晚帶寶寶到熱鬧的地方玩耍, 可以找到很多跟寶寶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 時間長了, 慢慢會形成條件反射,

Advertisiment
到了該出去玩的時間了, 可以讓寶寶產生期待感, 從而降低寶寶的疲憊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