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天天 補鈣為啥還是會缺鈣呢

第一環節:選對補鈣食物

食補勝於藥補, 可哪些食物堪當此任呢?比較起來, 無論就鈣的含量或者吸收率來看, 奶類才是最佳來源, 母乳最優, 其次是配方奶, 再後是鮮奶。 以半歲內的小寶寶為例, 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毫升~800毫升, 便可滿足身體發育對鈣的需求。 這也是科學家宣導母乳餵養的奧妙之一。

 
除了奶類, 魚、蛋、豆類、綠葉蔬菜等值得推薦, 3歲內的孩子可經常吃些魚菜米糊、蛋花豆腐羹、蝦皮碎菜包、骨湯麵等。

第二環節:促進鈣吸收

1.維生素D在提升鈣的吸收以及利用率方面獨具優勢, 它是通過增加腸黏膜上皮細胞中特異鈣結合蛋白的合成,

Advertisiment
進而增加鈣的主動吸收。 一般說來, 早產兒及雙胞胎應在出生後1~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 足月兒則應在出生後2~4周開始補充。 劑量為:6個月以下寶寶每天補充400單位, 6個月以上每天補充400~600單位, 並持續到2歲至2歲半。 另外, 曬太陽也是一個獲取維生素D的好辦法。

2.維生素C促進鈣吸收。 把含鈣高的食物與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搭配餵養, 或者製作臍橙、柚子、橘子、蘆柑、檸檬等果汁飲用, 鈣的生物利用率可增加12%。 奧妙在於果蔬中大量的維生素C參與, 使得鈣能更好地被小腸所吸收。

3.葷素平衡能提高鈣的利用率。 比如豆腐燉魚, 魚肉中含大量維生素D, 豆腐含鈣多, 而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

Advertisiment
使豆腐中鈣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另外, 穀類與豆類混食, 既能使氨基酸互補而達到理想化, 也能促進鈣質的吸收, 使其營養價值“更上一層樓”。

第三環節:減少鈣流失

常見的錯誤搭配有:

鈣磷比例失衡。 正常情況下, 寶寶體內的鈣、磷兩種礦物元素的比例是2∶1, 換句話說, 鈣是磷的兩倍, 如果孩子的食譜恰恰是這個比例, 那麼鈣的吸收利用率高。 如果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炸薯條等富磷食物, 致使大量磷湧入體內, 使鈣與磷的比例高達1∶10以上, 磷一旦多了, 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導致缺鈣。

補鈣不補鎂。 鈣與鎂如同一對好搭檔, 當兩者的比例為2∶1時, 最利於鈣的吸收與利用。 鎂在以下食物中較多, 如堅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黃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穀物(特別是黑麥、小米和大麥)、海產品(金槍魚、鯖魚、小蝦、龍蝦)等。

Advertisiment

天天大魚大肉。 專家發現, 蛋白質攝入過量也可“排擠”鈣。 實驗顯示:每天攝入80克蛋白質, 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掉, 表明額外補鈣也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 因此, 天天給孩子安排大魚大肉, 打破了食物的酸堿平衡, 無論怎麼補鈣也是於事無補。

草酸破壞鈣。 以菠菜、莧菜為例, 含有大量草酸, 可與食物中的鈣結合生成草酸鈣, 導致腸道無法吸收而排出體外。 比如一邊飲牛奶一邊吃菠菜(或莧菜), 就會使牛奶中的鈣遭受破壞而白白流失。

吃鹽過多。 最新研究發現, 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是鈣的排出量多與少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

Advertisiment
也就是說, 鹽的攝入量越大, 鈣的吸收越差, 尿中鈣的排出量越多, 減少鹽的攝入等於補鈣。 特別是小寶寶, 對鹽的敏感度較高, 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給鹽。 換言之, 讓寶寶少吃點鹽, 對於補鈣大有裨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