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寶寶太“清涼”易中暑

夏天衣著單薄, 小孩子反易中暑。 GETTYIMAGES供圖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梁立陽教授、兒科李棟方博士

悶熱的三伏天一天天臨近, 小區隨處可見光著膀子、僅穿一件肚兜的孩子在搖搖學步。 不少父母、老人都認為, 小寶寶把小胳膊小腿全露出來的“清涼”打扮, 既能幫助散熱又遮住了胸腹等重點部位, 不至于讓孩子著涼, 但其實未必。 專家指出:如果氣溫超過35℃, 皮膚裸☆禁☆露在外不僅不涼爽反而會吸熱, 容易導致孩子中暑, 夏天小兒因衣著太過單薄而著涼已成為兒科常見現象。

此外, 暑假將至, 因小兒衣著“清涼”更容易燙傷燒傷、跑跳摔傷。
Advertisiment
專家提前給父母們打預防針:幼兒“身嬌肉貴”, 還望細心看護, 萬一發生意外, 也要鎮靜處理, 不可用“土方子”亂來。

1 夏日防中暑

室內室外溫差大 感冒發生率陡增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李棟方博士介紹, 夏天著涼多是因為室內外溫差太大, 孩子滿頭大汗從屋外跑入空調房猛吹, 毛細血管經歷“冰火兩重天”, 輕易就會患上感冒。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超市、地鐵、公共汽車以及兒童游樂場所等室內環境幾乎都有空調, 孩子穿得過少, 又喜歡在室內室外亂竄, 一旦從高溫環境進入空調環境, 溫度大幅度下降后, 其毛孔突然收縮但仍難適應驟熱驟冷, 如果沒有及時添加衣物, 免疫力低下的孩子由于不能適應溫度急劇改變,
Advertisiment
三五分鐘就可能患上感冒, 導致咽痛、咳嗽、流鼻涕以及發燒等癥狀。 ”李棟方介紹說。

其實, 夏季感冒在最近已現端倪。 由于近期廣州的溫度上升明顯, 不少家庭已開始晝夜使用空調, 隨之而來的是醫院兒科門診發熱患兒明顯增加, 且發熱的原因多以病毒感染為主。

專家建議, 家長在夏天給孩子選衣服時, 最好選散熱吸汗比較好的棉布衣褲, 而且長短應適中, 應該可以遮掩部分四肢, 不要一味追求最短最小。

“同時, 室內開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 最好控制在26℃~28℃。 吃飯、睡覺時風向不能朝著孩子。 進入有空調的場所, 可以給孩子加一件稍長稍厚的衣物, 尤其是當發現孩子手腳冰冷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在空調房內要監督孩子及時補充水分, 而且家有小孩不應長時間開空調, 應時不時關閉空調、開窗透氣。 ”李棟方博士表示。

夏日皮膚裸☆禁☆露反易中暑

夏天里家長喜歡給孩子穿得很“清涼”, 其實這樣容易感冒。 “夏天給孩子穿得過少, 導致著涼、中暑, 這是每年夏季的兒科門診常見現象。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梁立陽教授介紹說。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 當環境溫度低于皮膚溫度時, 可借輻射、傳導、對流和不顯性蒸發散熱;而當環境溫度高于皮膚溫度時, 皮膚就遭殃了, 此時不能散熱反而會吸熱。

專家進一步解釋, 在氣溫18~28℃的環境里, 人體體溫的70%靠皮膚輻射、對流和傳導散熱;氣溫達到35℃時, 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
Advertisiment
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散熱, 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 而廣州的酷暑, 室外溫度輕易就可超過35℃。

“廣州已進入炎熱季節, 如果戶外正好是大中午或下午兩三點, 此時給孩子穿得太少, 孩子的皮膚就容易從外界吸收熱量, 非但不會感到涼快, 體表溫度的上升反而會使得他們覺得更熱, 而且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容易導致大量出汗, 出現中暑。 ”專家如此說。

2 夏日防外傷

穿得少又上下躥

幼兒燙傷事件多

另外, 夏季里孩子穿得清涼, 少了衣服的防護, 也容易發生外傷。

“一到夏天, 兒科、燒傷科就患兒爆棚。 不是熱水瓶爆破或被打翻, 就是沖開水時不小心撞上了, 要不就是在廚房里玩耍被沸水所燙, 或者在洗澡時誤入還沒倒涼水的熱水盆,
Advertisiment
還可能被正在高壓鍋燒煮的米粥或綠豆粥蒸傷燙傷……”專家舉例說, 小兒燙傷的偶然因素多種多樣, 而這又與夏天孩子穿得少、活動范圍大、父母疏于看護等“必然原因”密不可分。

李棟方博士介紹, 臨床觀察發現, 夏天最容易受傷的部位首當其沖就是活動頻繁的膝關節, 且由于愛玩天性使然, 兒童受傷后難以做到完全“制動”, 常常使得康復戰線也不斷被拉長;此外夏天短衣短褲皮膚沒有遮掩, 所以孩子們燒傷燙傷的程度往往也較嚴重。

專家介紹, 暑假即將到來, 對幼兒絕不能將其鎖在家中放任自流, 應該送臨時托管中心或保證有長輩看護。

萬一發生孩子燙傷, 首先不要驚慌, 也不要急于幫孩子脫掉貼身單薄衣物如汗衫、絲襪等, 否則容易連皮膚一起撕下,應選擇立即用冷水沖洗。等冷卻后才可小心地將貼身衣服脫去,以免撕破燙傷后形成的水泡。冷水沖洗的時間應達到半小時,以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標準。沖洗用自來水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

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燙傷后涂抹紫藥水或紅汞,其實作用不大反而誤事,會影響觀察傷后創面的變化。 否則容易連皮膚一起撕下,應選擇立即用冷水沖洗。等冷卻后才可小心地將貼身衣服脫去,以免撕破燙傷后形成的水泡。冷水沖洗的時間應達到半小時,以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標準。沖洗用自來水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凍傷。

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燙傷后涂抹紫藥水或紅汞,其實作用不大反而誤事,會影響觀察傷后創面的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