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太膽小了怎麼辦?

培養一個性格開朗、說唱自如的孩子是很多爸爸媽媽的夢想, 這無可厚非。 只是, 有很多媽媽因為心懷這樣的期待, 一旦發生寶貝不敢登臺表演的情況時, 就開始失落, 懷疑寶寶的能力, 擔心寶寶的發展, 甚至當場批評寶寶太膽小。 父母這樣做, 對寶寶是否公平呢?

——苦惱的媽媽
女兒3歲, 已經上了幼稚園。 她的小夥伴很樂意登臺表演、當眾表演, 我家寶寶卻扭扭捏捏不願意, 你若說急了, 她甚至會大哭大鬧地嚷著要回家。 平時在家裡來了客人也是如此, 客人要她表演個幼稚園裡學到的歌或舞蹈, 她總是搖頭不願意。

Advertisiment
我們很費解:不就是一個小表演嗎?女兒如此膽小, 不愛表現自己, 以後可怎麼辦呢?

寶貝為何不敢當眾表演?

1.內傾的氣質類型使然。 寶寶的身心發展總是在特定的遺傳基礎上展開的, 先天的氣質類型是很重要的基礎之一。 如果屬於內傾的氣質類型, 如粘液質或抑鬱質, 那麼讓寶寶當眾表演就是很困難的事, 因為他的氣質類型的優勢不在這方面。 如果你無視寶寶的先天氣質類型基礎, 一味要求他表演, 其實是對寶寶身心發展規律的不尊重。 不排除寶寶成年後可能會發展出當眾侃侃而談的能力, 但由於氣質的相對穩定性, 這往往需要多年的時間。 在嬰幼兒階段, 寶寶的生命歷程才剛剛展開, 要做出你所期待的大改變實在很難。

Advertisiment

2.教育叮嚀。 如果寶寶屬於內傾的氣質類型, 你的理解與寬容對他非常重要。 若是一味地逼他當眾表演, 而他又自感不能勝任的時候, 那他只會心生自卑, 更不利於他克服怯場的傾向。

3.缺乏安全感。 “當眾表演”在成人眼裡, 尤其是性格外向的成人眼裡, 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事件。 但在寶寶那兒, 卻未必是這個感覺。 尤其對於安全感不足的寶寶而言, 在面對父母之外的陌生人時, 由於生活經驗以及各種能力的局限, 他的不舒適體驗是你難以想像的。
如果你不僅不接納寶寶的感受, 反而評判他的表現, 甚至認為他連個如此小的表演都不能勝任, 覺得他太沒“出息”, 那你的做法就是非常簡單粗暴了。

Advertisiment
試想, 當眾表演對於很多大人來說都是非常發怵的事情, 更何況幼弱的寶貝!你的批評除了讓寶寶對表演產生更多負性☆禁☆感受外, 對問題的解決毫無益處。

不敢當眾表演, 是否有“問題”?

寶寶不敢當眾表演之所以成為“問題”, 實際上還是父母內心恐懼的投射。 你可能因為自己不敢出頭露面或因此吃過很多虧, 就擔心寶寶會像自己一樣膽小吃不開, 而把這種恐懼投射到寶寶的行為上, 一旦發現寶寶出現膽小的行為便受不了, 把這些本來正常的行為反應誇張成了“問題”。 你一旦因為眼裡有了這個“問題”而焦慮後, 這種焦慮將傳遞給寶寶並形成一種思想壓力, 讓寶寶更難做出自如的反應。 如果再繼續給寶寶貼上“膽小”的標籤,

Advertisiment
則讓自我評價尚處在以他人評價為轉移階段的寶寶, 可能真的會把自己視為“膽小”的人。 這樣, 一個不敢登臺表演的行為就被泛化成了“膽小”的人格特質, 進而成為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誘發寶寶做出更多膽小的行為!事實上, 不是每個寶寶都喜歡登臺表演的!這種“忸怩”的狀態, 有可能是先天性情的原因, 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內心力量不足的原因。 但不管是哪種原因, 都需要你尊重寶寶的意願, 不要急於對寶寶的行為作出負性評價, 不亂貼標籤, 不誇大問題的嚴重性。 只有如此, 寶寶才能感覺到你的情感支撐, 從而增強面對那種場合的力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