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太黏人怎麼辦

在育兒過程中, 有些媽媽(或者是與孩子親密接觸的照料者)會注意到, 孩子在成長的某個階段總是會粘著自己, 不管自己到哪裡孩子都會跟著, 因此, 有時候會覺得特別的煩惱。

事實上, 寶寶愛黏人大都是由於自己的“不安全”的感覺所造成的, 同樣也和家庭照看方式相關。 因為某些原因, 從孩子出生開始, 就由媽媽、奶奶或者外婆等一個人照顧, 孩子就會和這個密切接觸的看護者之間形成一種依戀關係, 他們會覺得心裡比較有安全感, 要是和看護者分開了, 就會缺少感情依託, 然後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心思比較細膩的孩子, 會表現得更加強烈一點。

寶寶愛黏人 媽媽應該這樣做

通常情況下, 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 這種愛“黏人”的現象自己會不見的, 要是爸爸媽媽對此很注意的話, 或許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性格, 所以, 怎麼樣幫助寶寶從愛“黏人”的“小尾巴”順利過渡呢?

1、創造機會讓孩子多接觸下除照料者以外的其他人

可以讓孩子和別的家人一起玩耍, 像是經常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讓孩子瞭解到更多的人。 讓孩子明白, 除了媽媽外, 很多人都是能夠給自己提供這種安全感的。 孩子年齡大一點以後, 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 多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接觸, 特別是一樣大的孩子, 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學會與人交往,

Advertisiment
讓孩子能夠更快適應這個社會。

2、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

孩子有可能受到過驚嚇, 或者因為某些事情變得很敏感、很愛黏人, 所以爸爸媽媽要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 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 不要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別去那, 會被壞人抓走”之類恐嚇孩子的話語。

3、與孩子建立一種信任的關係

要是自己的孩子很粘人的話, 很多家長會難以割捨, 離開時一步三回頭, 或者是想辦法偷偷走, 事實上, 這些都不太好。 會讓孩子誤以為媽媽不見了, 媽媽再不喜歡他、不要他了, 如此一來就會讓孩子缺少安全感而產生了焦慮情緒。 要是媽媽要去上班的話, 最好事先告訴孩子, 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去上班,

Advertisiment
跟孩子說自己什麼時候會回來, 並且要履行諾言, 在規定的時間裡面回來, 幾次下來, 他就會感覺到你是可信任的, 明白媽媽是會回來的。

4、通過轉移注意力來降低“黏度”

小寶寶會被各式各樣的東西吸引, 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培養他一些興趣愛好, 來讓孩子把精力分散到別的地方:如玩遊戲、畫畫、看圖畫書等。

5、適當培養孩子的“獨立”

很多孩子過於依賴父母,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讓爸爸媽媽去做, 對於這種不夠獨立而喜歡黏人的孩子, 爸爸媽媽要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 同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總之, 孩子怕陌生人、黏人, 到二歲半會好很多, 要是孩子一直很粘人的話, 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那麼最好是去做一下心理諮詢,

Advertisiment
看看是否需要通過親子遊戲等治療方式以改善其相應的社會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