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好鬥怎麼辦

寶寶好鬥是一個正常發育過程, 瞭解寶寶為什麼會好鬥, 以及你在寶寶攻擊別人時該怎麼辦。

寶寶為什麼會好鬥?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情況:剛把孩子送進幼稚園, 正從窗外無比幸福地看著這個小天使呢!突然他舉起小手, 狠狠地打在另一個孩子的鼻子上。  

也許你會對這一幕感到十分驚訝(其他看到這一幕的家長也是一樣), 但好鬥是寶寶的一個正常發育過程。 事實上, 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時不時地搶其他孩子的玩具、打人、踢人或使勁尖叫得自己都快喘不上氣了。  

有時候, 寶寶這麼做只是因為他感到害怕:例如,

Advertisiment
寶寶可能會因為被另一個孩子逼得沒辦法而打人。 其他導致攻擊行為的原因也多和本能沒有太大關係, 更多的是因為環境。 畢竟, 寶寶正在學習許多新技能, 從使用剪刀到說複雜的字句等等。 他在嘗試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 很容易灰心喪氣, 並最終靠打人來發洩。 如果寶寶是第一次上親子班或幼稚園, 還需要逐漸習慣離開家。 如果他強烈地感到滿腹怨氣, 或沒人理睬他, 就可能會推搡眼前的其他孩子來報復。 有時候, 寶寶只是累了、餓了, 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 就表現為咬人、打人, 或發脾氣了。  

不過, 別擔心, 等孩子學會用語言而不是拳腳來解決問題時, 他的好鬥階段最終就會過去了。

Advertisiment
關鍵是要儘快幫孩子明白:發生爭執時, 講道理要比揪別人的頭髮效果好得多。  

寶寶好鬥怎麼辦?

1. 迅速做出反應。  

當你看到孩子開始出現攻擊行為時, 儘量立刻做出反應。 不過, (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1小時裡斥責過孩子多次之後), 你很容易等到寶寶第三次打人的時候才說"夠了!"。 即便如此, 最好還是在孩子做了什麼錯事時, 立刻讓他知道。 可以把他帶走, 短暫地關關他的禁閉。 至於禁閉的時間, 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 三四分鐘就夠了。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把自己的行為和後果聯繫起來, 明白如果自己打人或咬人, 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然而, 無論你有多生氣, 儘量不要對孩子喊叫或打他, 或者說他是個壞孩子。 因為這只會教他在生氣的時候動口或動手去攻擊別人,

Advertisiment
而不能讓他改正自己的行為。 所以, 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鎮靜地把孩子拉開, 給他樹立一個好榜樣。  

2. 堅持一貫原則。  

你要盡可能每次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攻擊行為。 你越用同樣的方法(比如"好吧, 你又推明明了, 該再罰一次"), 就能越快建立一套被孩子認識和接受的規則。 最終他就會明白, 只要自己做了錯事, 就得受罰不能玩——這是他學習控制自己行為的第一步。  

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場合做了讓你尷尬的事情, 你也要堅持這些規則。 大多數家長都會理解你的處境, 畢竟大家都經歷過這種情況。 但如果有人對你側目而視, 或者不正確地說些"怎麼你不愛自己的孩子"之類的話,

Advertisiment
你不要理他們, 要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去處理。  

3. 及時和孩子談談。  

等孩子冷靜下來, 你要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說剛才發生的事情, 最好是在孩子心情平靜但還沒忘記整件事之前, 就及時和他談談, 理想的時間是在事情發生後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 問問他為什麼突然爆發("小勇, 你為什麼對小剛那麼生氣?"), 告訴孩子有時候生氣是很自然的, 但不應該推人、打人、踢人或咬人。 告訴他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法來發洩憤怒:找個球踢、用拳頭打枕頭、找大人調解, 或只是說出自己的感覺:"小剛, 你拿走了紫色的蠟筆, 我真的很生氣。 " 

現在還是個好時機, 讓你教孩子先離開使他生氣的那種環境和人, 直到他自己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Advertisiment
而不是揮拳打人。 和孩子一起讀一些關於這方面內容的書, 説明他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 可以試試《生氣湯》和《我好生氣》這兩本書。  

4. 強調孩子的責任感。  

看到寶寶打人, 你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制止他。 如果孩子的好鬥行為毀壞了別人的東西或弄得一團糟, 他就應該幫忙再弄好, 例如, 可以讓他把打壞的玩具粘好, 或整理好自己生氣時扔得到處都是的積木、餅乾等。 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種懲罰, 要讓他知道這是好鬥行為帶來的必然後果, 任何人弄壞東西都得這麼辦。  

你一定還要讓孩子明白, 犯了錯誤要說"對不起!", 哪怕你需要拉著孩子的手走到被侵犯的那個人面前替孩子道歉。 孩子起初道歉時, 也許還不情願, 但最終他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5. 獎勵好行為。 

不要只在孩子犯錯時,才注意他,同時,要儘量關注他表現好的時候,比如,孩子玩電腦遊戲時,不是一把搶過滑鼠,而是先要求讓自己也能輪到玩,或者把秋千讓給另一個一直等在旁邊的孩子。這時,要告訴孩子你為他感到驕傲。讓孩子明白,自我控制和解決衝突,比把別人推得老遠更讓人高興,帶來的結果也更好。在冰箱上或孩子臥室裡貼一個特別的日曆,當孩子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時,就給他貼上一張彩色貼畫,作為獎勵。 

6. 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看起來似乎天真無邪的動畫片和其他所謂的兒童節目裡其實經常充斥著叫喊、威脅、推搡和打人的情景。所以,你要儘量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監督孩子所看的節目內容,尤其是如果你的孩子容易打人的話。要是電視節目裡出現了你認為不好的內容,要和孩子談一談:"你看見那個孩子了嗎?他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把朋友推開,那樣做可不對,是不是?"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每天看"優秀"電視的時間應不多於1~2個小時,這也是你要讓孩子少看電視的另一個原因。 

7. 不要諱疾忌醫。 

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好鬥。如果你孩子的攻擊行為經常出現,並且很嚴重,影響了上幼稚園或參加其他有組織的活動,最終對其他孩子或大人造成了身體傷害,你應該及時帶孩子就醫。 

和醫生一起努力找出問題的根源,並決定是否需要看兒童心理醫生或精神病醫生。有時候,在孩子的挫折感和憤怒背後是未被診斷出的學習障礙或行為障礙問題;有時候,這種問題和家庭或情感困擾有關。不管是什麼原因,專業人士能幫助你的孩子克服那些容易導致好鬥的情緒,並學會自我控制。雖然很可能沒必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但如果你的孩子真的需要某種心理諮詢,你至少會因為知道不是非得靠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而感到輕鬆一些。 

但最終他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5. 獎勵好行為。 

不要只在孩子犯錯時,才注意他,同時,要儘量關注他表現好的時候,比如,孩子玩電腦遊戲時,不是一把搶過滑鼠,而是先要求讓自己也能輪到玩,或者把秋千讓給另一個一直等在旁邊的孩子。這時,要告訴孩子你為他感到驕傲。讓孩子明白,自我控制和解決衝突,比把別人推得老遠更讓人高興,帶來的結果也更好。在冰箱上或孩子臥室裡貼一個特別的日曆,當孩子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時,就給他貼上一張彩色貼畫,作為獎勵。 

6. 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看起來似乎天真無邪的動畫片和其他所謂的兒童節目裡其實經常充斥著叫喊、威脅、推搡和打人的情景。所以,你要儘量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監督孩子所看的節目內容,尤其是如果你的孩子容易打人的話。要是電視節目裡出現了你認為不好的內容,要和孩子談一談:"你看見那個孩子了嗎?他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把朋友推開,那樣做可不對,是不是?"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每天看"優秀"電視的時間應不多於1~2個小時,這也是你要讓孩子少看電視的另一個原因。 

7. 不要諱疾忌醫。 

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好鬥。如果你孩子的攻擊行為經常出現,並且很嚴重,影響了上幼稚園或參加其他有組織的活動,最終對其他孩子或大人造成了身體傷害,你應該及時帶孩子就醫。 

和醫生一起努力找出問題的根源,並決定是否需要看兒童心理醫生或精神病醫生。有時候,在孩子的挫折感和憤怒背後是未被診斷出的學習障礙或行為障礙問題;有時候,這種問題和家庭或情感困擾有關。不管是什麼原因,專業人士能幫助你的孩子克服那些容易導致好鬥的情緒,並學會自我控制。雖然很可能沒必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但如果你的孩子真的需要某種心理諮詢,你至少會因為知道不是非得靠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而感到輕鬆一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