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如何營養美味的吃蛋黃

傳統的蛋黃泥:雞蛋洗淨後煮熟, 剝殼去蛋白, 取蛋黃加開水少許, 用勺攪爛。 蛋黃泥可以混入牛奶、米湯、菜泥中吃。 其中富含磷、鐵、鈣和蛋白質。 但吃蛋黃泥後大便幹很常見, 特別是剛添加輔食的時候, 孩子腸胃還不適應。

蛋黃是寶寶輔食裡的重要一項, 寶寶從四個月開始, 就可以嘗試吃蛋黃了。 寶寶食用蛋黃, 可以補充奶類中鐵的匱乏。 對於只吃奶的寶寶來說, 是非常必需的。 可很多家庭在做蛋黃給寶寶吃時, 不外乎水煮, 把蛋黃剝出來, 碾成泥, 但無論碾成多細的泥, 寶寶根本不消化, 這可怎麼辦好呢?

Advertisiment

在這裡教你幾種製作用蛋黃作為輔食的添加方法:

蛋黃泥

適合初次添加輔食的寶寶

製作方法:將煮熟的1/4個蛋黃用勺子壓碎, 調上水或者奶, 把蛋黃汁稀釋成比奶水稍稠一點就可以了。

製作方法:雞蛋敲開, 將蛋白先濾掉, 再將蛋黃取出, 加一點涼開水, 蒸幾分鐘即可。

蛋黃粥

當寶寶6個月左右, 已經初步適應輔食的時候, 可以給寶寶製作蛋黃粥。

製作方法:大米2小匙、水120毫升、蛋黃1/4個。 把大米洗乾淨加適量水泡1~2小時, 然後用微火煮40~50分鐘, 再把蛋黃放容器研碎後加入粥鍋內再煮10分鐘左右。

製作方法:在奶鍋里加少量水。 寶寶一次吃多少毫升奶, 就加入多少毫升的水。 把雞蛋打入碗內, 然後用勺子撈出蛋黃, 因為蛋清的黏稠性,

Advertisiment
此時並不能徹底去掉掛在蛋黃上的蛋清。 將撈出的蛋黃放入加了水的奶鍋裡, 並劃破蛋黃外面的膜, 別小看這層透明的薄膜, 就因為這層膜, 所以寶寶才不消化。

劃破蛋黃後, 蛋黃液流出來, 然後在水裡涮涮蛋黃膜, 用勺子撈出。 如果還有剩餘的蛋清在水裡, 會很清楚地顯現出透明團狀或條狀, 也很容易撈出。 然後就可以開火煮蛋黃了, 邊煮邊攪, 待水煮沸即可, 此時奶鍋裡便是黃燦燦的蛋黃水了。

把煮好的蛋黃水灌入奶瓶, 混著奶粉搖勻, 就可以喂寶寶了, 當然也可以單獨喂。 待寶寶長到七八個月大時, 就可以不再用這種方法挑出蛋黃膜了, 那時寶寶的腸胃和消化功能增強, 雞蛋怎麼做, 寶寶基本上都能消化了。

蛋黃豌豆糊

Advertisiment

6個月以上的寶寶還可以嘗試一下蛋黃豌豆糊

原料:荷蘭豆100克, 蛋黃1個, 米50克, 水適量, 鹽少許。

1、將荷蘭豆去掉豆莢, 放進攪拌機中, 或用刀剁成豆茸。

2、將整個雞蛋煲熟撈起, 然後放入涼水中浸一下, 去殼, 取出蛋黃, 壓成蛋黃泥。

3、米洗淨, 在水中浸2小時, 連水、豆茸一起煲約1小時, 煲成半糊狀, 然後拌入蛋黃泥鋦約5分鐘即可。

4、注意一定要在製作時, 將米、豆煮爛成泥為佳。

其實, 讓寶寶接收蛋黃吸收蛋黃的營養並不難。 家長們只要吸取好經驗, 就肯定可以為您的寶寶做出美味的蛋黃輔食, 不過, 父母還要更換不同類的蔬菜、水果、肉類、海味類, 使寶寶的輔食更加豐富, 這樣孩子的味蕾能嘗試到各種各樣的口味, 將來偏食的幾率就降低了。

Advertisiment
讓您的寶寶健健康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