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兩歲之後,
我發現他逐漸對廁所很感興趣,
對於爸媽去廁所“嘩嘩”或者“臭臭”也很“跟屁兒”。
於是我開始留意:白天,
只要他尿尿了,
他就會用手拍尿包,
或者突然站在那不動了,
很嚴熟地告訴我:“尿尿了!”如果遇到拉屎,
除了我早已熟悉的“鎮定、憋紅、癟嘴外,
現在能用手捂著屁股,
告訴我:“媽媽,
臭臭……”縱觀這些“徵候”,
我基本可以判斷:這個時候,
可以幫他練習不戴紙尿褲,
用尿盆尿尿和拉屎了。
於是我的訓練就此開始。
本以為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兒,
還是讓我費了一點周折。
剛開始,
我一旦發現他有了“情況”,
Advertisiment
就立即把尿盆拿到他跟前,
並且儘量做到“沒當回事”似地對他說:“果果,
尿尿吧!”果果就把小雞雞對準尿盆,
好奇地盯著尿盆,
可就是尿不出來,
果果不耐煩地不願再尿了,
拉屎也是如此。
後來我請教了一個兒童心理學專家,
他告訴我,
大多數孩子都會經歷這樣一個發展階段,
就是他們不習慣看見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顯露在外。
譬如從長袖穿短袖時他們會好奇地摸自己的胳膊;光著腳丫,
他們的腳趾就會無所適從;屁屁露在外面,
自然會緊張得不會便便了。
經過一段時間耐心地訓練,
我終於等到了果果鬆馳的第一次尿。
我在訓練果果廁廁時,
始終記住有關專家的話:“練習脫掉紙尿褲,
自己上廁所是孩子在兩三歲需要掌握的最後一項發展技能,
Advertisiment
它對於孩子身體和心理的發展都很重要。
為了讓果果順利掌握這門技能,
我抑制自己急躁的性格,
為自己制定了4條紀律,
萬一他要是“犯錯”了,
我要做到“兩說”、“兩不說”。
如說“寶寶,
你尿褲子嘍!”讓他瞭解“事故”,
但不覺得恐懼;不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嗎?不能尿在褲子裡!”已經尿了,
再責備也沒有用;不如說“好了,
我們一起換褲子,
然後媽媽給你擦屁屁,
加油寶寶,
儘快學會盆盆尿尿。
”這樣說,
能鼓勵孩子堅定學會上廁所的信念;而不說“你都那麼大了,
怎麼還不會找尿盆呢?”我覺得這麼說,
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損,
讓孩子難堪,
沒有一點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