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吃飯是一門學問

孩子剛剛開始學習獨立的時候, 吃飯問題往往成為父母矛盾之事, 稍不注意就容易走向兩個極端。 陪寶寶學吃飯, 不僅急不得, 更要耐心和愛心。

喂, 還是不喂, 這是個問題!

雯雯1歲了, 爸爸媽媽可開心了。 可是在“雯雯吃飯”這件事上, 小夫妻倆操碎了心。 他們翻閱育兒書, 向有經驗的同事討教, 學了一招又一招, 還是不能讓雯雯學會自己獨立吃飯。 這事不但佔用了小夫妻倆很多時間, 還沒有什麼成效。 雯雯吃飯時, 總是吃一口玩一會兒, 舀一勺飯粒撒一地, 一頓飯下來飯粒撒了一地不說, 飯也涼了, 菜也涼了,

Advertisiment
還沒吃上幾口, 根本沒吃飽, 看她的樣子似乎並不覺得餓。 最近, 爸爸不耐煩了就要自己喂, 媽媽則堅持要讓雯雯學會自己獨立吃飯, 為此, 夫妻倆還常常發生口角, 家裡真是亂套了!

背景分析

和雯雯父母交流後, 我瞭解到, 在培養雯雯獨立吃飯的問題上, 他們的意見不太統一, 爸爸覺得孩子大了自己會吃飯的, 現在何必這麼麻煩, 大人喂就可以了。 媽媽覺得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 到了幼稚園孩子必須要自己吃飯的, 不如早點教會孩子這個能力。 但媽媽不知道該怎樣做, 常會被雯雯淘氣的樣子惹火。 雯雯則常常把吃飯的時間當成玩的時間, 玩好了爸爸會喂她吃飯。

1歲左右是培養孩子學習獨立吃飯的關鍵期, 一方面要讓孩子在生理上建立“餓—吃—飽”的反應模式,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要讓孩子學習自己動手, 鍛煉手部小肌肉, 使得孩子的腦部神經更發達, 同時也可以開始培養孩子“不挑食”、“進餐時保持桌面乾淨”、“正確拿餐具”等良好的進食習慣。

老師的建議

1.父母之間意見要統一

家長常常認為孩子還小, 不會知道大人是怎麼想的, 其實, 孩子不是用聽的方法來知曉大人的想法, 而是用身體來感受的。 他就像一個小宇宙, 感受能力特強, 常常能感受到大人內在真實的情緒。 可能你的嘴上在說“寶寶乖, 寶寶吃飯了”, 但你心裡有不耐煩、生氣, 或無所謂你吃不吃的情緒, 孩子都能用自己的小宇宙接收到, 然後用他的方式來反應給你。 所以在爸爸媽媽心裡要有一個很真實的想法“陪孩子一起學習吃飯”,

Advertisiment
當你的想法很真實很迫切的時候, 孩子也能感受得到, 並來配合你。

同時, 爸爸媽媽之間可以有個協商的過程, 到意見一致的時候再開始共同面對孩子, 當父母的力往一處使時, 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否則, 當爸爸媽媽身體發出的信號不一樣的話, 孩子會感到困惑, 好的行為也就很難培養。

在上面的案例中, 雯雯的心裡就不知道爸爸媽媽要做什麼, “媽媽教我吃飯, 爸爸又喂我吃飯, 到底我該怎麼做呀?”所以, 父母意見統一對雯雯學會自己獨立吃飯很重要。

2.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吃飯

·是否創造了模仿的機會?

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是模仿, 當父母把自己定位為“陪”的那一刻, 你的身份和孩子是平等的,

Advertisiment
這時候你的言行更能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你可以和孩子用一樣的餐具, 在一樣高度的餐桌上吃飯, 戴一樣的小圍兜, 所有的“一樣”讓孩子覺得“我們是一樣的”, 這樣的氛圍下, 孩子很願意模仿你, 你的“一口飯一口菜”、你的“細嚼慢嚥”, 你的“津津有味”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樣。 無形中你就在教孩子學習獨立吃飯。

·是否能做到正面表揚?

小寶寶學習吃飯, 飯粒撒了、湯打翻了、飯沒有吃完是家常便飯。 然而這一切都不能成為你的焦點, 因為你的關注點也是孩子的關注點。 “寶寶, 你把一勺飯全都放到嘴裡了”“寶寶, 這碗湯被你喝完了”“寶寶, 今天這裡很乾淨哦(可能是一小塊地方)”……這些正面的關注點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學會吃飯,

Advertisiment
有“我很棒”的感覺, 自然對吃飯這件事有興趣有信心。

切記, 在吃飯的時候一定不要指責或謾駡孩子。 多給孩子一些肢體的撫摸、肯定的眼神、輕柔的語言, 儘量讓吃飯與溫馨、關愛、放鬆的感覺有聯繫, 這樣孩子在心理上就會喜歡吃飯的感覺了。

·孩子“餓”嗎?

很多孩子不安心吃飯是因為不餓。 身體沒有發出“要吃”的信號需求, 孩子很難控制自己對吃飯保持興趣,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吃飯”是不太可能的。 儘量讓孩子自己提出要吃飯的需求, 孩子自己主動和“被要求吃飯”的感覺是很不同的。

同時, 在兩餐間多給孩子喝白開水, 以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水份產生唾液, 不要等到吃飯的時候孩子說嘴巴幹, 要喝水, 影響食物的消化。也要控制孩子的零食,儘量用果汁、麵食類的食品作為孩子兩餐間的補充。

·是否創造了良好的就餐環境?

1歲左右的孩子對顏色鮮豔的、移動的、有聲響的物體最有興趣,父母可以投其所好,在飯菜的顏色搭配、餐具的選擇上做些功課,有時候在白米飯上撒上幾粒炒熟的芝麻也會激起孩子的食欲。但要避免吃飯時間周圍發出較大的聲響,如開著電視、大人大聲說話等,這些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在固定的地點進餐也很重要,很多家長圖方便,可能一會在客廳吃飯,一會兒在臥室吃飯,這樣很不好。固定的位置會讓孩子產生條件反射“要開始吃飯了”。

最後,家長在吃飯時的情緒表現、挑食的習慣或對飯菜的色香味有批評,都會影響孩子,如果父母吃得香,孩子也會被感染。

培養孩子學會自己獨立吃飯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在時間上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恒心。但一個有著良好進餐習慣的孩子,首先在身體上有健康的優勢,在性格上也會比較開朗和自信,對其一生來說也是學習獨立的開始。

影響食物的消化。也要控制孩子的零食,儘量用果汁、麵食類的食品作為孩子兩餐間的補充。

·是否創造了良好的就餐環境?

1歲左右的孩子對顏色鮮豔的、移動的、有聲響的物體最有興趣,父母可以投其所好,在飯菜的顏色搭配、餐具的選擇上做些功課,有時候在白米飯上撒上幾粒炒熟的芝麻也會激起孩子的食欲。但要避免吃飯時間周圍發出較大的聲響,如開著電視、大人大聲說話等,這些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在固定的地點進餐也很重要,很多家長圖方便,可能一會在客廳吃飯,一會兒在臥室吃飯,這樣很不好。固定的位置會讓孩子產生條件反射“要開始吃飯了”。

最後,家長在吃飯時的情緒表現、挑食的習慣或對飯菜的色香味有批評,都會影響孩子,如果父母吃得香,孩子也會被感染。

培養孩子學會自己獨立吃飯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在時間上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恒心。但一個有著良好進餐習慣的孩子,首先在身體上有健康的優勢,在性格上也會比較開朗和自信,對其一生來說也是學習獨立的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