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學才藝,你應該提前知道的7個問題!

Q:他好像什麼都感興趣, 一會兒聽音樂, 一會兒畫畫, 一會兒玩拼圖……但是又好像興趣都很短。 怎麼辦?

A:興趣是對某種事物在一段時間內有關注和選擇的傾向。 興趣只有不斷實踐並且被不斷地強化, 包括外界強化(別人的誇獎、羡慕等等)和內強化(自己體會到的愉悅感), 才會成為終身的愛好。

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相對豐富, 且父母也沒有刻意地去說過, 沒有特別去強化的時候, 孩子會對什麼都關注, 興趣相對廣泛。 這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沒什麼不好, 他接受的資訊會是相對均勻的。

Advertisiment

其實, 大多數孩子的大多數“興趣”, 最初都只是一種好奇。 只要讓孩子多接觸、多瞭解、多嘗試就好。 通過嘗試, 他最終會認識到自己真正喜歡、擅長的是什麼, 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 有了這種自我認知, 孩子才會發自內心地有主動學習才藝的願望和要求。 這種動力會是穩定、持久的,

Advertisiment
是孩子將來才藝學習中最理想的動機狀態。

Q:我的孩子有才藝天賦嗎?

A:如果父母沒希望孩子成為職業演奏家、專業畫家或專業運動員, 就不必考慮有沒有音樂、美術或運動的特殊天賦的問題。

大多數孩子都有掌握學習各種才藝的潛力。 因此在選擇才藝項目或興趣班時, 孩子是否具有這方面的特殊天賦並不是必要條件, 重要的是他是不是健康和快樂, 這常常決定了他能否堅持、學習效率高不高、能否有長遠發展。 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滿音樂、美術等藝術元素, 他的周圍也有不少人在學琴、愛畫、勤於運動, 並把學習才藝當做是一種愉悅的精神體驗, 那麼孩子的樂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增長。

Q:如果孩子自己願意,

Advertisiment
是不是讓他學得越多越好?

A:孩子可以接觸各種藝術形式, 也可以幫他對什麼都保持濃厚的興趣。 但是如果一旦同時需要學習的規定專案太多, 結果就可能並不樂觀。 因為精和廣, 常常是相互矛盾的。 每種才藝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掌握, 如果學得太多, 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 他就可能哪個項目都學得不精。 到一定時候, 孩子會因跟不上進度或感覺不到進步而產生挫敗感。

當孩子表示對許多事情都感興趣的時候, 父母的選擇就更為重要:可以把以純技術傳承的和有更多創意空間的才藝一起來學, 把需要更多精細動作的和需要更多肢體動作的才藝學習相搭配。 但無論怎麼選, 都要以孩子的實際承受能力為依據,

Advertisiment
不要讓這些學習成為孩子的沉重負擔。

Q:如果孩子學了沒幾天就不願意去了, 我該堅持嗎?

A:孩子在將來的學藝過程中, 出錯、退步或不願繼續學下去等現象都是很正常的。 父母首先應調整好心態, 不能一味批評、責備甚至採取高壓政策, 這只會引起孩子更強的逆反情緒。 如果條件允許, 父母最好能陪孩子一起去上幾次課, 感受一下孩子學習的難度和付出, 觀察孩子的表現, 與老師建立溝通。 還要多找機會與孩子溝通:是難度太大, 還是不喜歡這個老師?瞭解了孩子遇到的問題和他的心態, 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面對和解決。

當你發現如果強行堅持練下去, 孩子有可能討厭某種才藝時, 父母最好在孩子明確表達前主動暫停孩子的練習,

Advertisiment
變練習時間為藝術欣賞時間。 和是否堅持練習相比, 孩子對藝術的喜愛和欣賞更為重要。 沒有了這個基礎, 即使技術有了進步, 藝術的表達也不會鮮活生動。 孩子學藝的結果也和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Q:有些音樂特色園, 可以讓孩子從3歲起就學習某種樂器。 要不要讓孩子去呢?

A:學習樂器演奏一般都是從小開始, 但不是越小越好。 對於初學年齡, 不同的人一直有著不同的說法。 以學小提琴來說, 3 歲的孩子就不適合。 3 歲的孩子, 無論是大動作還是精細動作的發育都還不夠成熟, 動作也不夠協調, 因此持弓子和左右手配合演奏會有相當的困難。 3 歲的孩子的嗓子條件也還不完全成熟, 音準、節奏都還掌握不住。而良好的音準、節奏恰恰是學唱歌和學好小提琴等的必要條件。再比如管樂,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肺活量才能吹奏。所以,任何學習都要和孩子的生理成熟度相匹配,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和較高的效率。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給他一個能夠享受藝術之美的環境就很好,並不必要求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演奏或者表演什麼。

Q:想讓孩子喜歡英語,多給孩子聽英語磁帶、看英語動畫片就行了嗎?

A:孩子學英語的第一個階段是練習聽。父母需要給孩子聽好聽的英語歌曲、看有趣的英語動畫片等,讓孩子習慣正確的發音,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當中反復呈現孩子喜歡看和聽的內容,孩子會自然地接受它們。

第二個階段是練習說。父母不要老是催著孩子說英語,還是要先讓孩子聽,直到能自言自語。要知道自言自語就是說英語的開始。孩子不大理解的話和反復跟著學的話,也需要你反復指導。

父母還需要關注一個重要環節:互動。孩子不是只要得到了足夠的聽力刺激就能自然地獲得語言了。這是因為語言的獲得需要在一種互動的狀態中,而不是在單向、被動的狀態裡。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自然情景中理解語言,比如在吃飯、遊戲時也要經常使用提示性的英語,特別是在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多使用英語。當孩子覺得用這種語言可以更好地和你玩某些遊戲時,就可以迅速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只有在互動中,孩子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Q:想讓孩子上些體育興趣班可以嗎?學游泳、輪滑、跆拳道合適嗎?

A:如果是為了鍛煉孩子的體能、增強體質,在練習強度不超過孩子的生理負荷的情況下,是可以參加一些體育班的,但是要注意兩點:一是選擇適合孩子特點的項目。那些雙側性的、均衡的、技術規範性不高的運動,比如形體、游泳、輪滑,都適合孩子練習。而那些單側性的運動,像網球、乒乓球等等,最好等孩子上小學後再開始學。二是選擇活動內容兒童化、幼兒化的體育班。也就是說,要看這些體育班上,讓孩子學什麼、練什麼、怎麼練,是不是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特點,是不是適合於孩子身心的發展。

正式學游泳的最佳年齡是5 歲以後。因為學游泳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太小的話,難以理解教練的指令,也不容易適應陌生的環境。如果非常想給孩子報游泳班,最好選擇那種能一對一或者小班教學,而且課程安排相對寬鬆自由的訓練班。

學習輪滑需要孩子的身體具備相當的平衡感及下肢協調控制能力,也需要有敏捷的肢體反應,因此對於肢體控制能力尚未發展健全的幼兒而言,有可能發生危險。建議3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直接學習直排輪滑,可以從嘗試滑板或滑板車開始。

一般來說,孩子5 歲開始跆拳道的學習比較合適。因為這時候孩子對教練的一些比較抽象的動作指導能做到初步理解,太小的孩子可能不合適。

孩子的才藝啟蒙,不是嚴格的分科學習,而是浸潤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給孩子唱童謠時,我們和孩子一起遊戲,分不清這是音樂還是體育;教孩子吃飯時,我們把胡蘿蔔片切成了花,鼓勵孩子自己去捏、去抓,說不清這是藝術還是運動。就在這些吃飯穿衣的日常生活細節中,只要我們有心營造一個美的環境,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美,只要我們投入對美的熱情,都有可能把我們對美的態度傳遞給孩子。所有的才藝,都有著源自新生命的律動之美,在此時,都融會在一起,以一個整體的、和諧的方式進入孩子的生活。

音準、節奏都還掌握不住。而良好的音準、節奏恰恰是學唱歌和學好小提琴等的必要條件。再比如管樂,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肺活量才能吹奏。所以,任何學習都要和孩子的生理成熟度相匹配,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和較高的效率。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給他一個能夠享受藝術之美的環境就很好,並不必要求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演奏或者表演什麼。

Q:想讓孩子喜歡英語,多給孩子聽英語磁帶、看英語動畫片就行了嗎?

A:孩子學英語的第一個階段是練習聽。父母需要給孩子聽好聽的英語歌曲、看有趣的英語動畫片等,讓孩子習慣正確的發音,這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當中反復呈現孩子喜歡看和聽的內容,孩子會自然地接受它們。

第二個階段是練習說。父母不要老是催著孩子說英語,還是要先讓孩子聽,直到能自言自語。要知道自言自語就是說英語的開始。孩子不大理解的話和反復跟著學的話,也需要你反復指導。

父母還需要關注一個重要環節:互動。孩子不是只要得到了足夠的聽力刺激就能自然地獲得語言了。這是因為語言的獲得需要在一種互動的狀態中,而不是在單向、被動的狀態裡。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自然情景中理解語言,比如在吃飯、遊戲時也要經常使用提示性的英語,特別是在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多使用英語。當孩子覺得用這種語言可以更好地和你玩某些遊戲時,就可以迅速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只有在互動中,孩子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Q:想讓孩子上些體育興趣班可以嗎?學游泳、輪滑、跆拳道合適嗎?

A:如果是為了鍛煉孩子的體能、增強體質,在練習強度不超過孩子的生理負荷的情況下,是可以參加一些體育班的,但是要注意兩點:一是選擇適合孩子特點的項目。那些雙側性的、均衡的、技術規範性不高的運動,比如形體、游泳、輪滑,都適合孩子練習。而那些單側性的運動,像網球、乒乓球等等,最好等孩子上小學後再開始學。二是選擇活動內容兒童化、幼兒化的體育班。也就是說,要看這些體育班上,讓孩子學什麼、練什麼、怎麼練,是不是充分考慮到孩子的特點,是不是適合於孩子身心的發展。

正式學游泳的最佳年齡是5 歲以後。因為學游泳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太小的話,難以理解教練的指令,也不容易適應陌生的環境。如果非常想給孩子報游泳班,最好選擇那種能一對一或者小班教學,而且課程安排相對寬鬆自由的訓練班。

學習輪滑需要孩子的身體具備相當的平衡感及下肢協調控制能力,也需要有敏捷的肢體反應,因此對於肢體控制能力尚未發展健全的幼兒而言,有可能發生危險。建議3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直接學習直排輪滑,可以從嘗試滑板或滑板車開始。

一般來說,孩子5 歲開始跆拳道的學習比較合適。因為這時候孩子對教練的一些比較抽象的動作指導能做到初步理解,太小的孩子可能不合適。

孩子的才藝啟蒙,不是嚴格的分科學習,而是浸潤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給孩子唱童謠時,我們和孩子一起遊戲,分不清這是音樂還是體育;教孩子吃飯時,我們把胡蘿蔔片切成了花,鼓勵孩子自己去捏、去抓,說不清這是藝術還是運動。就在這些吃飯穿衣的日常生活細節中,只要我們有心營造一個美的環境,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美,只要我們投入對美的熱情,都有可能把我們對美的態度傳遞給孩子。所有的才藝,都有著源自新生命的律動之美,在此時,都融會在一起,以一個整體的、和諧的方式進入孩子的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