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學步時要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學步要注意什麼?寶寶到了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蹣跚學步了, 多動的寶寶此時走路很容易摔倒, 因此寶寶學步期間父母一定要多加注意。 寶寶學步時要注意什麼呢?

Advertisiment

剛會走路的孩子對什麼事都感到新鮮、有趣、好奇, 什麼地方都敢去, 什麼東西都敢碰, 不懂得什麼是危險。 所以跌傷、撞傷經常會發生, 更有必要多加看護, 採取一些安全措施。

孩子走路不穩可以讓他站在學步車裡學走, 或扶著小推車走, 這樣比較安全, 學走也快。 在房門口和樓梯口最好裝上木柵欄, 免得孩子翻滾下去。 18個月的孩子已會爬梯登高, 窗戶上也要裝柵欄, 靠窗和陽臺的地方不能放椅子和桌凳, 免得孩子爬上桌凳而翻出窗外。 孩子睡的小床要有圍欄, 如讓孩子在床上玩耍時, 要注意安全, 當心從圍欄中翻出。

四處走動階段

處於學步階段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可以說是最令媽媽費心的了, 為了減少“不要碰、不要動它、走開”等負面字眼的出現, 最好的方式是先製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讓寶寶什麼都能自己掌握。

家中

1.製造安全的環境, 即使一個小角落也要安全無虞。

2.拉櫃或房門要安裝防夾手裝置。

3.柔軟的地面可以讓寶寶不小心跌倒時不致於受傷。

4.玩具也要避免有尖銳的棱角或很小的零部件。

保護小腳丫

學走路的寶寶平時在家最好只穿襪子走路, 只要不滑倒就好。 如果有機會到外面穿鞋走路, 要選擇適合的鞋款, 以柔軟有彈性、天然材質的為宜。

1.這個階段的寶寶幾乎都是扁平足, 可以多讓寶寶踩踩不同材料的物品, 以增加對足部的刺激, 天冷的時候要注意給寶寶穿厚棉襪。

Advertisiment

2.學步鞋如果選得不好, 很容易限制寶寶腳趾的彎曲度, 所以最好選擇腳後跟包覆良好的鞋款。

3.如果寶寶還在穿包腳的連身裝, 媽媽要隨時注意所穿衣服是否會讓寶寶的腳部關節過度彎曲, 是否限制了其雙腳的伸展, 及時調整, 否則時間一長會影響寶寶的足部發育。

4.寶寶的腳丫也可能會感染真菌(腳氣)或甲溝炎, 媽媽要隨時觀察寶寶的腳是否有細菌感染, 不會喊痛的寶寶常會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

訓練寶寶平衡能力

良好的平衡能力是寶寶學步的必備條件。 媽媽們首先應當讓寶寶從爬行開始培養平衡感, 建立立體空間概念和高度概念, 並且增強上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 隨後, 媽媽就可以用玩具引誘寶寶扶著欄杆站立起來,

Advertisiment
等寶寶逐漸能夠獨立站穩後, 就可以進入正式的學步階段了。

提供寶寶營養需求

初學走路的寶寶需要很高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的均衡搭配, 有條件的話, 媽媽們應在寶寶每日三餐間加一些容易消化的健康小食, 確保孩子攝取到足夠的營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但注意, 不要給寶寶使用過多粗糧, 以及精煉的糖製品和加工過的高脂肪製品。

備齊寶寶學步硬體

一旦開始學步, 寶寶要面對的環境就變得更加複雜多變了。 媽媽們應當首先把室內裝飾重新佈置一番, 把有棱有角的物件都拿開或裝上防護設備, 然後給寶寶準備一些學步的輔助用品, 比如說防滑的棉布襪、專用的學步鞋/學步帶/學步車等,

Advertisiment
減少寶寶的摔跤次數, 增強寶寶的學步信心。

寶寶的學步輔助工具

學步是寶寶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 也是爸媽能幫寶寶克服的第一個難題, 但過度依賴爸媽有點不利於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所以寶寶們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小幫手。 市面上主流的學步輔助工具有學步鞋、學步帶和學步車三種,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各自的優劣吧。

學步鞋

學步鞋指的是專為學步期寶寶設計製作的、協助寶寶穩定步伐的鞋子。 媽媽們可能會有些疑惑, 寶寶學步穿一般的童鞋不可以嗎?小編可不敢這樣說, 不過學步鞋跟普通童鞋還真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 從鞋底材質來說, 學步鞋的鞋底材質通常都經過了防滑處理, 以減少寶寶因重心不穩而摔倒的情況,而一般的童鞋可能就不會特別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同時,由於寶寶的腳掌足弓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完全吸震,一雙好的學步鞋還擁有良好的避震效果,鞋底柔軟舒適,能舒緩寶寶雙腳承受的壓力。

另外,剛開始學步的寶寶還具有新陳代謝快、腳底流汗多的特點,所以不少學步鞋在設計之初,也會特別注意透氣的問題。根據寶寶不同年齡的行走特徵,有些品牌還會將學步鞋細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為寶寶提供周全的保護。

所以,要選好一雙學步階段穿的鞋子還真不容易。如果鞋頭太小,腳趾容易受擠壓;如果鞋子太硬,腳踝容易扭傷;如果鞋子太薄,腳部容易碰撞到硬物。小編建議媽媽們,在寶寶學步的關鍵時期,還是得購置一雙專業的學步鞋。等到寶寶長大了,腳掌發育完全了、走路姿勢也基本定型了,再考慮那些帥氣而漂亮的普通童鞋吧。

學步帶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對大人來說其實是最勞累的時候,整天都要彎下身子扶寶寶走路,時間一長就讓人腰酸背疼得厲害。為此,許多媽媽想到了一個輕鬆省事的方法,那就是借助學步帶。

用了學步帶的媽媽們表示,以前扶著寶寶只要走100米就累了,現在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走500米,嘿,不費勁!但也有媽媽反映,學步帶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感,養成走路向前或向後傾的不良姿勢,更不利於鍛煉平衡,甚至有可能影響腿部發育,比不用學步帶的寶寶更難學會走路。

這也忒嚇人了!其實照小編說,學步帶的使用其實是分年齡段的,通常是12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獨自站立了,那就可以使用學步帶了。不過媽媽們在選購時,最好選擇有柔軟護墊的產品,這樣不會勒到寶寶;優先選擇背部鎖扣能調節鬆緊的學步帶,這樣可以適合不同體型的寶寶。

學步車

另外一個飽受爭議的學步輔助工具,就是學步車了。學步車可以輔助寶寶學會使用腳力來行走,並減少磕磕碰碰的危險。而媽媽們更是落得輕鬆,只要把寶寶往學步車裡一放,就可以徹底解放雙手了。只是這學步車,小編同樣不建議寶寶太早開始使用,最好也是在12個月以後。

7、8個月是嬰兒練習滾、爬的最佳時機,如果這個階段讓寶寶長時間在學步車裡度過,就會讓寶寶錯過爬行期的的學習訓練,出現好動、任性、脾氣暴躁、平衡性差等問題。學步是需要力氣的,完全借助學步車的力量,容易讓寶寶失去對行走時的肌肉力量判斷,避開了真正的鍛煉。

另外,由於學步車的滑行速度很快,寶寶會很好奇地不斷用力蹬地,這對未發育完善的骨骼來講也十分不利。更悲劇的是,太年幼的寶寶缺乏對危險的判斷,在移動速度過快時更容易出現意外,這就像是讓剛學會開車的司機上高速一樣。

所以,學步車最好還是在12個月以後才開始使用,並且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多不可超過1小時。媽媽們最好選購能夠控制速度的學步車,扮演好教練和看護的好角色,及時幫寶寶把握移動速度。

如何知道鞋子合不合腳

寶寶鞋子的適合尺寸是以媽媽的一根手指頭能塞進去為准,一般來說,寶寶的鞋子一年要更換兩個尺寸。媽媽平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腳趾有沒有被壓紅、有沒有出現水泡、寶寶是不是不願意穿鞋、鞋子是不是偏大等,這些都是衡量鞋子合不合腳的重要方面。

隨著小兒的動作發育,漸漸地可以單獨遊戲和自由活動,走路的速度也加快,更容易跌跤和撞傷。孩子跌後,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受傷部位以及全身的情況。如在1米左右高處摔在地板或泥地上,孩子馬上有哭聲,哭停後精神良好,四肢活動自如,可不必擔心。如從較高的地方摔下,或受到強烈撞擊後跌下,家長要嚴密觀察,發現有嘔吐或抽搐等症狀,必須及時送醫院檢查。有的孩子摔下後沒有哭聲,昏迷不醒或明顯疼痛等,也要立即送往醫院。

以減少寶寶因重心不穩而摔倒的情況,而一般的童鞋可能就不會特別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同時,由於寶寶的腳掌足弓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完全吸震,一雙好的學步鞋還擁有良好的避震效果,鞋底柔軟舒適,能舒緩寶寶雙腳承受的壓力。

另外,剛開始學步的寶寶還具有新陳代謝快、腳底流汗多的特點,所以不少學步鞋在設計之初,也會特別注意透氣的問題。根據寶寶不同年齡的行走特徵,有些品牌還會將學步鞋細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為寶寶提供周全的保護。

所以,要選好一雙學步階段穿的鞋子還真不容易。如果鞋頭太小,腳趾容易受擠壓;如果鞋子太硬,腳踝容易扭傷;如果鞋子太薄,腳部容易碰撞到硬物。小編建議媽媽們,在寶寶學步的關鍵時期,還是得購置一雙專業的學步鞋。等到寶寶長大了,腳掌發育完全了、走路姿勢也基本定型了,再考慮那些帥氣而漂亮的普通童鞋吧。

學步帶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對大人來說其實是最勞累的時候,整天都要彎下身子扶寶寶走路,時間一長就讓人腰酸背疼得厲害。為此,許多媽媽想到了一個輕鬆省事的方法,那就是借助學步帶。

用了學步帶的媽媽們表示,以前扶著寶寶只要走100米就累了,現在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走500米,嘿,不費勁!但也有媽媽反映,學步帶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感,養成走路向前或向後傾的不良姿勢,更不利於鍛煉平衡,甚至有可能影響腿部發育,比不用學步帶的寶寶更難學會走路。

這也忒嚇人了!其實照小編說,學步帶的使用其實是分年齡段的,通常是12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獨自站立了,那就可以使用學步帶了。不過媽媽們在選購時,最好選擇有柔軟護墊的產品,這樣不會勒到寶寶;優先選擇背部鎖扣能調節鬆緊的學步帶,這樣可以適合不同體型的寶寶。

學步車

另外一個飽受爭議的學步輔助工具,就是學步車了。學步車可以輔助寶寶學會使用腳力來行走,並減少磕磕碰碰的危險。而媽媽們更是落得輕鬆,只要把寶寶往學步車裡一放,就可以徹底解放雙手了。只是這學步車,小編同樣不建議寶寶太早開始使用,最好也是在12個月以後。

7、8個月是嬰兒練習滾、爬的最佳時機,如果這個階段讓寶寶長時間在學步車裡度過,就會讓寶寶錯過爬行期的的學習訓練,出現好動、任性、脾氣暴躁、平衡性差等問題。學步是需要力氣的,完全借助學步車的力量,容易讓寶寶失去對行走時的肌肉力量判斷,避開了真正的鍛煉。

另外,由於學步車的滑行速度很快,寶寶會很好奇地不斷用力蹬地,這對未發育完善的骨骼來講也十分不利。更悲劇的是,太年幼的寶寶缺乏對危險的判斷,在移動速度過快時更容易出現意外,這就像是讓剛學會開車的司機上高速一樣。

所以,學步車最好還是在12個月以後才開始使用,並且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多不可超過1小時。媽媽們最好選購能夠控制速度的學步車,扮演好教練和看護的好角色,及時幫寶寶把握移動速度。

如何知道鞋子合不合腳

寶寶鞋子的適合尺寸是以媽媽的一根手指頭能塞進去為准,一般來說,寶寶的鞋子一年要更換兩個尺寸。媽媽平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腳趾有沒有被壓紅、有沒有出現水泡、寶寶是不是不願意穿鞋、鞋子是不是偏大等,這些都是衡量鞋子合不合腳的重要方面。

隨著小兒的動作發育,漸漸地可以單獨遊戲和自由活動,走路的速度也加快,更容易跌跤和撞傷。孩子跌後,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受傷部位以及全身的情況。如在1米左右高處摔在地板或泥地上,孩子馬上有哭聲,哭停後精神良好,四肢活動自如,可不必擔心。如從較高的地方摔下,或受到強烈撞擊後跌下,家長要嚴密觀察,發現有嘔吐或抽搐等症狀,必須及時送醫院檢查。有的孩子摔下後沒有哭聲,昏迷不醒或明顯疼痛等,也要立即送往醫院。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有過敏性鼻炎的寶寶,平時要注意什麼

    凡是刺激性食物、致敏的食物、氣味特殊的食物都最好不吃,否則誘發過敏。1、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2、特殊處理或加工精製的食物,有些添加劑可能會致敏。3、冷飲:過冷食物會降低免...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換牙時要注意什麼呢

    小孩子換掉牙齒後,新長出的牙齒要伴隨他們一生,而且關係到飲食、面貌,甚至心理。因此,換牙期的保健與護理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孩子今後的牙齒是否整齊、美觀。父母平時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習慣,提醒孩子不要常用... [詳細答案]

  • 1回答

    兒童跑步時要注意什麼?如何學會自我保護?

    要教導孩子跑時要用鼻子呼吸,因鼻腔有豐富的血管和一定份量的分泌液,使呼進的空氣變暖,同時擋住空氣裡的灰塵和細菌。不要張開大嘴呼吸,以免冷空氣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和氣管炎。如果用鼻子呼吸不能滿足身體的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家長的寶寶跑步時要注意什麼?

    兒童跑步鍛煉要注意,經常長跑鍛煉,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尤其是在堅硬的馬路上進行冬季長跑時,對關節衝擊力更大,骨骺容易出現炎症,從而影響孩子長個子。長跑也是一項心臟負荷運動,兒童過早進行長跑,會使... [詳細答案]

  • 1回答

    父母在孩子跑步時要注意什麼?怎樣教會他跑步?

    1歲半左右的寶寶,當他行走加快時,就開始學跑了。開始時他還跑不穩,不會自動停下來,2歲時,他就可以連續平衡地跑5-6米了。讓寶寶學跑時可以分成幾個小步驟: 1、牽手跑:你和寶寶面對面,牽著他的兩隻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