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操之過急
有些爸媽看見別人家的寶寶已經能夠走路, 恨不得自家的寶貝立馬健步如飛, 以顯示自己的寶寶體魄強健, 聰明過人。 於是便根據自己的想當然, 賣力地訓練起來。 其實, 開步不宜過早。
因為寶寶身軀各個部分的骨骼都處於快速生長階段, 雙腳什麼時候能直立、開步, 是有個體差異的。 國內外專家都認為, 有的寶寶10個月就能走了, 有的滿周歲了還走不好, 都屬正常現象, 完全用不著擔心。
一周歲之前的嬰兒期是寶寶感覺調整的階段, 這種調整過程的需要多少時間沒有劃一的標準。
Advertisiment
專家說, 爬行能夠有效訓練寶寶的大腦。 調查資料顯示, 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沒有經歷爬行的寶寶, 等到寶寶活動中的身體上半部和下半部會不自覺地對抗, 容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症, 比如視覺和聽覺的不協調, 視覺和動作的不協調, 聽覺和動作的不協調等。
到一歲左右時, 可有意識地讓他和比他略為大一點的小孩一起走走玩玩。 寶寶會通過觀察, 揣摩和模仿, 學習走路。
二、不要不讓走
操之過急不行, 一點不作為也不行。 假如寶寶已經有邁步的強烈願望, 而爸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Advertisiment
我們都知道, 人所有的活動都是由大腦這個指揮中心指揮的, 它擁有錯綜複雜的網路結構, 傳遞信號和發佈命令。 但剛出生的寶寶腦指揮中心是不會指揮的, 因為他們大腦中神經元之間還缺乏有效連接。
而這種連接(神經元長出觸鬚, 向鄰近的神經元伸去並互相纏繞)需要依靠寶寶通過眼看、耳聽、皮膚觸碰、舌頭品嘗、鼻子聞嗅等過程(醫學上稱感覺統合過程)逐步實現。 纏繞越多, 腦中的各種信號路徑就越發達, 大腦功能越強。 大腦傳導網路的健全和大腦功能的提高是隨著寶寶的運動按順序一步步發展的,
Advertisiment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 一些進入小學後的寶寶表現出來的情緒不穩定, 固執、有侵略性、有挫折感、難適應學習環境、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持久地幹一件事情, 不能長時間坐著、身體動來動去等等, 與嬰兒期缺乏有效自主活動有一定關係。 我們應該大膽地讓寶寶自己走。
三、穿軟底鞋好
有的爸媽以為寶寶穿皮鞋走路神氣好看, 就買皮鞋給寶寶穿著學走路。 這種想法不可取。 穿皮鞋學走路有害無益。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大多數運動鞋, 底硬而厚, 面子也比較硬, 同樣不適合初學走路的寶寶。 因為寶寶的骨骼還沒有長定型, 硬底鞋和皮鞋不利於寶寶小腳的正常發育。
Advertisiment
在安全有保障的環境裡, 甚至可以讓寶寶光著腳丫子學習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