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咿呀學語的階段, 爸爸媽媽也開始賣力地對寶寶進行語言攻勢。 但並非所有的話都是寶寶可以照單全收的, 在教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 也有禁區。
禁區一:總愛攀比寶寶的說話早晚
父母類型:情不自禁擔憂型
犯禁表現:1歲半的果果已經會說“我要尿尿!”了, 可咱們同歲的朵朵還只會喊“爸爸媽媽”;人家果果說話字字清楚, 我們的就像念天書, 咱們的寶寶正常嗎?
這個“正常”的範圍其實並沒有絕對嚴格清晰的界限, 個體自身的差異、不同環境的影響, 都會造成寶寶說話時間的“早”或“晩”。 3歲半以後就基本抹平,
Advertisiment
另外, 如果只有你能聽明白你寶寶的胡言亂語(其實你也最多是連蒙帶猜再加上終日“廝守”磨煉的默契, 才能95%地領會他的意圖), 而別人根本如聆聽梵音的話, 真的不必擔心。 一個18個月寶寶的語言, 基本上只有25%能被旁人聽懂。 寶寶們這個時候的“咒語”都是幹奇百怪, 但他們每一天都會有新的進步, 讓自己的表達和要求更加清晰起來的。
禁區二:過分滿足造成寶寶語言滯後
父母類型:“熱心幫忙”型
犯禁表現:“寶寶, 是要喝水嗎?媽媽給你拿。 ”若寶寶指著水瓶, 不少父母立馬“領會”寶寶意圖, 把水瓶遞給他。
爸爸媽媽過度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 因為他不用說話, 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圖,
Advertisiment
禁區三:過多使用疊詞限制寶寶語言發展
父母類型:過分遷就型
犯禁表現:“寶寶, 飯飯了!”“寶寶看, 那是狗狗, 那是花花……, ”用疊詞和兒話說話是寶寶語言特定階段的表現, 一些爸爸媽媽卻隨著寶寶一起說起了兒話。
寶寶用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有些家長卻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
Advertisiment
寶寶語言發展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多詞句、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 爸爸媽媽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寶寶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禁區四:模仿寶寶的可笑發音造成錯誤暗示
父母類型:將錯就錯型
犯禁表現:寶寶在剛學說話的階段, 常常會有一些可笑的不準確的發音, 如把“吃”說成“七”, “蘋果”說成“蘋朵”等等。 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好玩, 於是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 以博一笑。
寶寶發音不准, 是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和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 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 還不能完全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