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說話的4個要點

大約在1歲左右, 寶寶開始能說出第一個真正的詞了, 這無論對他們自己還是周圍的人來說, 都是一個驚喜。 小傢伙正迫不及待地要開口說話, 他們渴望用語言和周圍的人交流, 對於日常生活遇到的新鮮詞彙尤為敏感。 很快, 寶寶就要進入一個“詞彙爆炸”的時期。 爸爸媽媽們做好準備了嗎?寶寶要開口說話了! 

學說話的4個要點 

多和寶寶說話 

儘管我們的寶寶還不能很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是他們已經擁有對語言的理解力。 父母盡可以將寶寶當成一個很好的聽眾, 多和寶寶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Advertisiment
多和寶寶討論生活中的瑣事, 比如, 徵求一下寶寶關於飯餐的選擇;居家環境中的各種物品的名稱;遇到寶寶哭鬧時, 試著破解哭聲背後的密碼, 用語言代替寶寶說出來, 説明他形成語言意識。  

當寶寶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在“咿咿呀呀”表達需求時, 父母也要及時給予回應, 並伴有誇張的語調和表情, 激起寶寶說話的興趣。  

激發寶寶模仿的興趣 

父母可以經常為寶寶念一些兒歌, 講一些故事, 這對寶寶學習語言有很大的説明。 1歲左右的寶寶往往表現出很強的參與欲望, 兩歲左右的寶寶最感興趣的就是多次重複和充滿節奏感的語言, 例如兒歌。 父母可以利用寶寶語言成長的特點, 加大這方面的刺激。 講故事中碰到一些關鍵性的詞語可以用誇張的語調吸引寶寶的關注。

Advertisiment
在念兒歌時, 可以刻意將兩個字的發音間隔拉長, 如“小——青——蛙, 蹦蹦——跳”, 或加重每句話最後一個強調押韻的那個字, 這樣有利於激發寶寶模仿的興趣。  

鼓勵寶寶多與人交流 

寶寶在和不同的人交流的過程中正在不斷修正自己對於詞語的理解, 他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 積極地捕捉語言的各種資訊, 努力完善自己的表達方式, 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固然是寶寶的良師益友, 但同時, 小夥伴間的交流也很重要。 鼓勵寶寶多與小夥伴相處, 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小朋友, 他們在無形中也在豐富寶寶的詞彙量;同時, 寶寶也在交往中學習小榜樣的語言表達。

Advertisiment
 

糾正寶寶錯誤的發音 

由於寶寶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 因此很多時候還存在著發音不准的現象, 如把“吃”說成“七”, 把“獅子”說成“希幾”, “蘋果”說成“草朵”, 等等。 對於這種情況, 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 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與寶寶說話, 時間一長, 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 寶寶的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實用遊戲 

遊戲一:實況轉播 

在親子相處的過程, 父母可以充當實況轉播的播報員, 隨時向寶寶播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如:幫寶寶洗澡時說:“媽媽現在幫寶寶洗澡, 把寶寶洗得乾乾淨淨。 ”在喝奶時,

Advertisiment
說:“寶寶餓了, 所以寶寶要進食了, 這是寶寶的食物, 叫牛奶, 牛——奶!”等等。 在實況彙報的同時, 教寶寶學習新的詞彙。 待下次遇到同樣的情境, 鼓勵寶寶說出這些新學的詞彙。  

遊戲二:指偶表演 

準備幾個手指玩偶, 然後進行對話表演。 用簡單生動的語言來描述一場關於指偶間的對話。 比如, 食指戴上小鴨子的指偶, 搖搖手指, 小鴨子在和寶寶打招呼:“你好啊, 小朋友, 你叫什麼名字?”引導寶寶說出自己的名字。 或者讓寶寶也戴上一個動物指偶, 和小鴨子交個朋友。 遇到寶寶不會說的詞, 你可以加以指導。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你可以增加交流內容的難度。  

遊戲三:看圖說話 

準備幾幅圖畫。 媽媽讓寶寶看圖畫:“寶寶快看, 這兒有一幅漂亮的圖畫,

Advertisiment
上面都有誰啊?它們幹什麼呢?”(小魚小鴨在水裡遊, 小鳥飛機在天上飛)引導寶寶看圖說話。 在這個過程中, 媽媽還可以和寶寶模仿小魚小鴨“遊”的姿勢, 小鳥飛機“飛”的動作。  

遊戲四:說悄悄話 

讓寶寶小聲地在你耳邊說悄悄話, 你也可以同樣的方式在寶寶耳邊細語。 改變以往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趣的, 新鮮感的趨勢, 會使寶寶盡可能地用自己掌握的詞彙和媽媽“悄悄交流”。  

遊戲五:不倒翁 

拿一個會發出笑聲的不倒翁讓寶寶任意推著玩, 在玩的過程中媽媽和寶寶一起念兒歌:“不倒翁眯眯笑, 老坐著不睡覺。 ”模仿不倒翁滑稽的動作, 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剛開始寶寶可能說不下來或說不清楚, 家長可與寶寶重複玩這個遊戲,反復念兒歌,幫助寶寶記憶並學會正確發音。 

家長可與寶寶重複玩這個遊戲,反復念兒歌,幫助寶寶記憶並學會正確發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