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說話的五個階段

寶寶學說話得在2歲左右會有一個爆發期, 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 每個寶寶的發展進程都有所不同, 一些寶寶早, 一些可能比較晚一點, 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對父母來說, 孩子說出的第一句話就像仙樂一樣動聽。 不過, 父母如何知道孩子的語言發育情況呢?美國梅奧診所專家給出了以下幾個時間點, 方便家長自己衡量。

學說話的五個階段
出生3個月的孩子應該可以:看到你出現就露出笑容;聽到巨大的響聲會嚇一跳;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當別人對他說話時, 他會安靜下來或者微笑;好像能辨別出你的聲音;當孩子遇到不同問題時,
Advertisiment
啼哭的方式會不一樣。
出生6個月的孩子應該可以:當孩子自己玩或和大人嬉戲時會發出咯咯的笑聲;能簡單地重複一些音節, 比如“爸”;用聲音表達高興或不高興;用眼睛尋找聲音的來源;對別人音調的變化有反應;注意到有些玩具會發出聲音;能注意到音樂。
出生12個月的孩子應該可以:試圖模仿一些單詞;會說簡單的詞語如“爸爸”、“媽媽”;理解簡單的句子, 如“喝奶啦”;理解大人在說“不行”;轉頭向發出聲音的方向看。
出生18個月的孩子應該可以:當大人提到一個東西, 孩子能把它正確指出來;能辨別出親人的名字、物品的名字和身體各部位的名字;能在手勢的幫助下理解和呼應大人的指令;可以說8―10個詞。
Advertisiment

出生24個月的孩子應該可以:用食物的名字稱呼食物;使用簡單片語如“來點牛奶”;開始使用“我的”這樣的詞;會問一兩個問題, 比如“我們走嗎”;在沒有手勢説明的情況下, 可以遵從一些簡單的指令;每個月都能多學會一些詞語;能說50個詞, 能聽懂的單詞超過50個;有時, 大人已經不能理解他的意思。
什麼情況下應該看醫生?
如果在多數關鍵時間點上, 你的孩子都沒有達到以上標準, 就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孩子說話較晚的原因很多, 有些甚至可能是聽力障礙, 要依照實際情況再決定是看耳科, 還是尋求語言專家的説明。 同時, 要鼓勵孩子說話, 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唱歌, 教孩子跟著歌曲做簡單動作;問孩子問題,
Advertisiment
注意他的反應;即使他聽不懂也沒關係, 多交流就好。
讓寶寶早說話要有耐心, 這不是指教的時候, 是一直要有耐心是平時的潛移默化而不是特意的教導。
(兼職編輯:鄭靜渝)
相關用戶問答